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近日,恰逢总书记重要回信三周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望道研究院举行。
据了解,该书回顾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出版始末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陈望道追求真理大道、践行初心使命的心路历程。作者之一、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谈思嘉主持座谈会。
“102年前,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建党做了理论准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晓林教授高度赞扬了此书的时代意义与育人功能。
复旦大学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望道研究院理事会副秘书长、“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周晔认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一书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和育人价值。他表示,未来复旦大学要继续在深化研究阐释、挖掘红色资源、强化服务导向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伟大建党精神、《共产党宣言》精神的理论研究高地、人才培养高地、红色文化高地、新型智库高地。
该书作者之一、复旦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思政导师孙冰心介绍,“如何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如何让宣言精神走近青少年学生”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撰写的初衷和目的。为此,该书特别选取陈望道青年时期的事迹,采用故事讲授与插图相结合的形式,以求更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实现更大效度的情感共鸣。
上海辞书出版社从选题策划到装帧设计到付梓出版,给予该书鼎力支持。社长秦志华对该书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并从挖掘红色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加强校社合作等方面提出要求。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陈光磊教授,是陈望道先生的第一位研究生。他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与陈望道交往中的小故事,描绘了先生追求真善美、关心学生、胸有沟壑、谦和低调的风采形象。
复旦学子、悦悦图书副总经理罗红表示,她对陈望道老校长有着很深的感情。此书将陈望道的故事娓娓道来,是打造复旦文化品牌、传承望道精神的重要探索。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翟桂萍教授畅呼吁复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队”党员志愿队和《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播火队”持续联学共建,携手打造赓续红色血脉的亮丽风景线。
“陈望道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为党团培养众多青年干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洪颖哲从新渔阳里6号讲起,回顾了陈望道与共青团的渊源。她认为此书内容扎实严谨、史实可考、语言轻松活泼,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塑造。
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朱德友分享了义乌市委市政府打造“望道信仰线”的内容路径与现有成果。义乌是陈望道的家乡,也是陈望道当年首译《共产党宣言》的地方。目前,该市已建立“望道展示馆”、推出十卷本《陈望道全集》,并期望以《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出版为契机,促进校地双方在陈望道研究上取得更多的成果。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团委副书记李贝贝介绍,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复旦附中于几年前成立了“望道”党史研习社,培养了一批传播望道精神的“小火苗”。以“宣言精神”为核心的大中小主题思政课,构建了具有复旦特色的红色教育一体化体系。
据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回信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名为“星火”,成立于2018年5月。“星火”寓意“星火一丝、可以燎原”,队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都是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
自从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全体队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中的殷切嘱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讲好陈望道追求真理的故事,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从场馆讲解到馆外宣讲,从红色巴士到电影党课,“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活起来、火起来。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三周年之际,该服务队又创新推出《追望超越时空的信仰大道》体验活动。该活动旨在以陈望道和《共产党宣言》为主线,激发青少年参观《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兴趣和好奇心,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座谈会当天下午,来自上海市复兴实验中学的师生代表前往《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参观,参与《追望超越时空的信仰大道》体验活动,并举行了光荣的入团仪式。(记者 秦亮 通讯员 谢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