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发挥青年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团上海市委举办“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集体)宣讲活动。活动先后走进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同济大学。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设立于1997年,是由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和青年集体典型。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30名个人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19个青年集体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共有2名个人、1个集体获此殊荣。
在三场宣讲活动中,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副教授、船长白响恩,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邵茹鹏,以及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两栖攻击舰研发设计团队的青年代表们分享了他们矢志奋斗的故事。
此外,作为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团委书记王骁琛、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江涛分别讲述了自己投身乡村振兴、勇攀科技高峰的故事。
白响恩:
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
一身制服,干练的马尾,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副教授、船长白响恩在现场娓娓道来自己的航海梦想。外公是海员,白响恩从小耳濡目染,对大海有无限向往。通过在上海海事大学求学,她对航海技术有了全方位的认知和学习,并留校成为了一名青年教师。“航海对很多人来说熟悉又陌生,驾驶船只去未知海域,需要很大勇气。但作为高校教师,我觉得自己有责任用实践反哺教学。”2012年6月,她驾驶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参加了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成为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白响恩的足迹遍及南极和北极,2022年,她成为新一代女船长。
极地科考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必须面对漫长的航程,高强度工作,日夜颠倒,生物钟紊乱,食物匮乏。“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压力、困难,要相信自己,勇往直前,抱着必胜的信念去战胜困难。”
在教学之余,她积极投身航海科学研究,主持编撰了《北极(西北航道)航行指南》等,为海上丝绸之路备用通道建设打下基础。她还致力于航海科普,创新科普形式,在船工作期间拍摄系列航海科普短视频,获得1600余万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未来,她将继续深耕航海教育与研究工作,积极投身航海科普,引领带动更多青少年共筑海洋强国梦。
邵茹鹏:
与木为伴,苦练于方寸工作台
好奇心是故事的开始。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邵茹鹏也是因为好奇,在学生时代凭借较好的动手能力加入学校木工社团,不断打磨技艺。
每天面对“锯、刨、凿”等枯燥的基本工训练,一站就是一天,他的肩膀常酸得抬不起来。越是艰难,他越下定决心,“坚持就能迎接全新蜕变的自己。”
寒来暑往,经过多次考核,邵茹鹏被选拔为种子选手。2020年底,他代表上海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竞赛获得银牌,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精细木工项目结合了木工类项目所有高难度的榫卯节点,选手需在四天共22小时内完成绘图、内榫、外榫、尺寸、打磨等几大模块。“精细两字最重要,比如榫头和榫眼接合处的缝隙不能超过0.4毫米,要想得分,必须将缝隙大小控制在0.2毫米以内。0.2毫米只相当于两张A4纸那么厚。”
对邵茹鹏而言,对作品的极致追求犹如制作工艺品,完成的每件作品都让人陶醉。凭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2022年10月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精细木工项目比赛中,邵茹鹏获得了中国队“首金”,也是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如今,作为青年教师的他将带领更多青年人传承传统技艺、弘扬工匠精神,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艺培养更多有匠心的“小鲁班”。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两栖攻击舰研发设计团队:
十年磨一“舰”,在蓝色海疆绽放青春
2021年4月23日,“海南舰”交付入列时的场景还清晰印刻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两栖攻击舰研发设计团队青年工程师牟立伟的脑海中。从研制到交付、从入列到远海演练,团队十年磨一“舰”,攻克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看到昔日图纸上的一笔笔线条变成钢铁蛟龙驰骋海疆,自豪感油然而生,能为祖国国防事业作贡献,我们觉得很幸运很值得。”
奋斗的青春需要榜样力量,牟立伟提到了他们的总师。20年前,她作为副总设计师,全程参与了我国首艘船坞登陆舰“昆仑山”舰的设计工作,完成了我国两栖登陆作战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她还参与了“昆仑山”舰的首次索马里护航行动,收集了大量的实船数据,为后续我国首艘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奋斗的青春离不开创新攻坚。牟立伟表示,在舰船研发设计阶段,研发团队潜心学习研究,先后突破了新型两栖战舰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并车推进、轴系研制等一批关键技术,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团队研发设计的“广西舰”“安徽舰”先后入列,快速形成了人民海军两栖作战的“拳头力量”。
今年,团队获得了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是对团队青年的激励。“作为新时代军工科研青年,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趁着年轻多吃苦,去配建、去试航、去回访、去积累、去成长。船舶青年,就应该在蓝色的海疆绽放自己的青春!”牟立伟说出了团队心声。(记者 秦亮 通讯员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