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团山东省乐陵市委“三三一一”工作法凝聚青春力量

发稿时间:2022-12-30 09:2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团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委结合“人”和“组织”这两个薄弱点,大胆依规“充实团的力量”“扩大组织规模”,形成自己的“三三一一”工作法,即“三项保障、三项提高、一项聚焦和一项突破”,凝聚青春力量,推动共青团改革阔步向前。

三项保障,优化机制拓渠道

  团乐陵市委出台、修改和完善《共青团乐陵市委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促进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为充实团组织力量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机构改革后,团乐陵市委现有行政编制6个,下属事业单位青年之家综合服务中心有事业编制8个,团干部队伍编制数位于各县市区前列;团改启动后,团乐陵市委联合组织部选准“关键少数”,从历任团组织书记、选调生、国企等各个领域中精心选拔团市委挂职副书记2名,兼职副书记2名,提升人选与岗位的匹配度。经“报名、审查、面试、公示”高标准选聘的20名乐陵籍优秀大学生参与到希望小屋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少先队社会化等工作中,协助运营镇街大学生微信塔群,构建稳定“线上联系服务通道”,实现团员青年网络化动员;完成镇街青工委委员调整,38名村“两委”班子成员、87名乡村好青年、8名青年志愿者等群体加入镇街青工委,并于11月上旬完成185名2022年度镇街乡村好青年选树,扩容增强镇街团青队伍力量。

三项建设,夯实基础强合力

  自改革以来,团乐陵市委全面夯实团建基础,细分团建领域特色,扩大基层团组织覆盖面,建立塔群式基层团组织形态。一是应建尽建。坚持大抓基层,巩固传统领域基层团组织建设,推动符合建团条件的应建尽建。今年新成立市直机关团支部7个、青年工作委员会12个,还在北京、天津建立驻外团工委、青工委,构建起基层团组织及青工委应建尽建的“大团建”格局。二是领域新建。持续扩大新兴领域团组织覆盖,开展“两新”领域团建攻坚行动,全力推动“两新”领域团的建设扩面提质增效。目前经济开发区党团“联建、联动、联创”三联工作机制、调味品特色镇杨安镇“把团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团建新路径等已日趋成熟;成立快递外卖、电商行业青工委;选派团干部担任“两新”团建指导员,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不断深挖“两新”团组织潜力,今年以来新建“两新”团组织30个。三是创新共建。创新团的组织形态,根据业缘、趣缘、地缘等,组建“团办青年社团”,延伸团的工作触角,创新成立L·FAN青年社群,首批成立飞盘、萌宠等6个社团,125名青年报名加入;推动各镇街“青年之家”服务能力再提升,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镇街红领巾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充分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服务活动400余场次,累计服务青少年1万余人。

一项聚焦,统筹资源焕活力

  团乐陵市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聚焦“乐聚”青年人才服务品牌建设,深挖贴近生活、贴近青年、体现特色的服务项目,现已形成“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等项目品牌,常态化、机制化地开展工作。今年暑假共组织354名学生到全市51个单位118个岗位参与实习实践,同时创新活动形式,面向全国高校团委、大学生实践团队打包推出乡村振兴、支教服务、红色文化传播等重点实践项目包,吸引大学生来乐,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组建11支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和1支青年突击队,近20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核酸检测、“双敲”等志愿服务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今年乐陵市申报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县,并成功入选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名单。

一项突破,党团队建设出实效

  团乐陵市委聚焦“党建带团建”工作关键,坚持党对共青团改革的领导,进一步夯实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建立年度突破项目制度,组织团干部及镇街青工委常态化开展季度评价,邀请组织部干部全程参与并跟踪记录;将团建、队建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学校领域考核所占分值不低于20%,其它领域考核所占分值不低于10%,实行“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机制,重视运用团组织述职评议、青工委述职评议结果;将“党建带团建,深入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列入《市委2022年改革要点》重点跟进;实施党、团、队一体化育人计划,落实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制度,加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建设,挖掘、整合27个场所为“乐陵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根据实践基地类型,结合“枣乡乐陵”特色,设计8枚“红领巾奖章”特色章—“枣娃徽章”,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及红色研学、防溺水教育、志愿服务和党史宣讲等少先队校外实践“特色章”打卡活动40余场次。(记者 张建伟 通讯员 符笑语)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