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刘尚君)今年两会,全国大人代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副主任郭晶晶关注加大对残疾、失能家庭的关怀力度,提出补齐康复体系短板的建议。
在失能、残疾人员的群体中,有些可以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缓解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郭晶晶表示,“比如脑瘫、自闭症的儿童、青少年,如果能在6岁前的黄金干预期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在后期着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相对扭转‘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象。”
但目前,郭晶晶也担忧,我国康复机构和有水平的康复师缺口较大。根据2021年北大医疗脑健康、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报告》,我国残联在册的孤独症康复人才大约有2万余名,面对的却是300万患孤独症的孩子。
如何让让每一个需要康复训练的家庭都能得到较好的长期训练服务。为此,她建议卫健、民政部门要强化医疗康复机构设立和康复师的职业培训,规范整治部分民间康复机构乱收费、不专业的经营监管,加大对失能家庭康复训练补贴力度,完善社会慈善机构对家庭康复训练的补助,
此外,培育护理关联产业的步伐也要跟上,郭晶晶表示,要通过打造康复训练、日常照料、智能设备研发生产等一系列上下游关联产业,培育专业化护理产业和团队。
一方面能够更专业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和起居照料,将其它家庭成员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重的照料负担中释放出来,参加社会劳动工作改善家庭财政。
随着脑机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她建议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加大对智能照料,自动化护理设备的研发力度,尽量通过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将家庭成员从繁琐复杂的照料工作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