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独家特稿  >  正文
青春分享:奉献支撑人生高度 青年力量汇聚在追梦的路上

发稿时间:2015-05-06 13:4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优秀青年代表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北京工业大学校史馆。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刘妍彤 摄

  奉献即是被需要 青年力量大有可为

  榜样是向上的力量,用青春的激情感召青年。典范是向善的动力,用鲜活的故事引发思考。

  在会上交流中,对于如何选择自己大有可为的人生方向、怎样在发展方向上有所作为,北京工业大学的同学们表示了自己的困惑。对此,在座的几位青年代表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青年大学生的高度就在于不随波逐流,敢于追随心中的方向。大学生要敢于挑战传统,摆脱老旧观念束缚,有理想、有思考、有勇气,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要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所以要感兴趣,热爱是经营的基础。”

  “现在的年轻人并非没有选择,而是面前的选择太多。年轻人的阅历与思考毕竟有限,有的时候我们很难界定人生那个选择更好。可怕的是你选择了一条,还在想着或许另一条更好。更可怕的是你在这条路上走了不久,看到别的路上的年轻人有了自己没有的成绩,就走到了另一条路上。”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在于能够锐意创新,去改变世界、改变生活。像快的打车的创始人,也是本届中国青年奖章的获得者陈卫星一样,用年轻的头脑、灵活的点子,影响全社会的生活和出行方式。”

  在青年代表们动情讲述与亲切的鼓励中,锐意进取的种子种在了学生的心里,也撒在社会进步的路上。

  提到西部支教、公益环保等时下青年感兴趣的话题时,在场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尽管知道祖国建设离不开西部开发,但仍有很多学生认为去西部支教是自讨苦吃,走了人生的弯路。”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晏潇洋显得很苦恼。

  对此,保定学院西部支教团代表李桂枝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支教经验及得失感悟。“我不觉得去西部支教是人生的弯路。我想,短期的基层支教是大部分人可以坚持下来的,但长期的关注与投入才能真正实现祖国的西部开发。”

  年轻人在艰苦的环境下生活越久,就越会感受到这里需要建设,就越能体会到自己扎根于此的意义。

  奉献,就是被需要。年轻人常怀奉献之心,才能感受到年轻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与力量!李桂枝说:“我在西部由一名不谙世事的学生成长为一名老教师,是那里滋润了我的成长。我在那里收获了孩子和家长对我的期望与信任,当地人的淳朴善良使我感到自己被需要。这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忙碌而快乐!”

  这是一场与青春对话的盛宴,优秀青年的思考与智慧在这里相遇,在温暖和煦的月交汇碰撞、发光发亮。

  正如李源潮同志5月4日在优秀青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要珍惜荣誉、当好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播青春正能量。我们的社会要广泛宣传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在青年中掀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传播青春正能量的热潮,把蕴藏在广大青年中的创造能量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