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计往开来”宣讲团:红色教育与科技启蒙深度融合,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发稿时间:2025-11-21 15:5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入选名单。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计往开来”宣讲团成功上榜。自2025年7月团队启动系列活动以来,通过覆盖城乡、贯通全学段、延伸公共空间的立体化实践,在科技育人的红色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累计服务青少年及亲子家庭超5000人次。

  精准分层:沉浸式课堂激活红色科技基因

  青少年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为此,“计往开来”宣讲团精心构建“分龄分层、精准赋能”的育人体系,让红色教育与科技启蒙深度融合,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红色科技的种子。

  在基础教育阶段,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中心小学“核你在一起”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团队成员深情宣讲王淦昌、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的感人事迹,为孩子们筑牢精神根基。同时,开设3D打印、火箭模型拼搭等科技实践课,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团队创新教育形式,采用“童谣+话剧”形式,在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艺术幼儿园常发园创作了一系列精彩作品。《星星的旅行》科普动画、《钱学森归国记》微型话剧等,将抽象的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儿童可感知、易接受的成长养分。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幼儿园常发园园长史梨芬说:“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理解科学家精神,这种体验式学习远胜于传统说教。”

  校社协同:三维联动构建育人共同体

  活动突破校园边界,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公共空间”协同育人网络,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让红色科技教育无处不在。

  在学校场景中,团队在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推出“元勋明信片”互动实践项目。通过分发印有“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的定制明信片,结合中国“人造太阳”等重大科技突破案例,引导青少年书写学习感悟。

  在社区场景中,团队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与常州市机器人科技协会携手合作,在常州市武进区社区培训学院共同打造“红色科技嘉年华”,通过科研人员戈壁奋斗故事分享、无人机编队表演、人形机器人互动等多元形式,构建亲子共学场景。

  在公共空间中,团队走进常州市红梅公园、荆川公园、青枫公园等城市公园,开展“公园里的科技报国课”系列活动,让科技报国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据统计,公园系列活动累计吸引市民超2000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达75%。

  成效显著:科技报国情怀扎根青少年心田

  “计往开来”宣讲团的红色科技育人活动,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技报国种子。众多青少年踊跃加入科技社团与竞赛,积极钻研、勇于创新,有学生团队在省级竞赛获奖,直言受“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社区中,青少年化身小小科技宣传员,参与志愿服务,普及知识、传播精神,影响身边人关注科技。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书阳表示,“两弹一星”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核心内涵与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深度融合。作为地处长三角创新高地的应用型高校,我们既要夯实青少年的数字技术根基,更要将红色基因镌刻在科技创新的基因链上。学院将继续以党建带团建,持续深化“红色铸魂·科技赋能”育人工程,通过立体化实践体系、数字化传播载体和校社协同机制,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刘尚君 通讯员 谭覃 季海蓉)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