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工匠精神引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实践

发稿时间:2024-10-06 14:1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工匠精神”被视为一种工作态度,其核心理念是追求卓越品质,强调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创新。这种精神着重于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而非仅仅追求盈利。在这一工作态度下,关注产品和服务的优化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显著提高他们未来工作的技能水平,并对他们的求职或自主创业能力培训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的高效推进,传统的制造业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力挑战。民众对商品品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期望在购买过程中不仅能获得高品质的商品,还能享受一流的服务体验。这使得他们对企业的生产细节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工匠精神”已经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渗透开来。它不仅是企业高度重视的核心价值观,还引发了众多高校的深入研究兴趣。这些高校期待通过“工匠精神”的力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艺人才,从而助力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目标。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

  “工匠精神”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解释,通常象征着一种对于工作的深度投入和创新改进的态度,它包括对微小细节的高度关注、严谨细致的行为方式、持之以恒的专业专注度以及持续进步的进取心态。这种精神强调的是超越物质利益的产品价值观念,而非仅仅是金钱至上。其核心含义是对劳动者能力的高标准设定,鼓励人们始终如一地对待自己的职责,并不断提高对质量的期望值,无论身处何等职位或处理什么任务都应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发挥及存在问题

  自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已经为中国的职业技术培训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与提升。相较而言,这种类型的教育模式更加侧重大规模的技术型劳动力的培育而不是普通的大学学历教育的普及推广。目前,中国正在经历高速的发展期,这导致了大量公司对员工的需求量大增,进而造成了高级技校的学生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就迫切要求中国的高校需要重新审视他们的教学目标:过于强调技术的掌握可能削减甚至忽略了个人品质方面的训练的重要性。然而,像德国及日本这样的发达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他们在专业技术领域始终保持着全球领导者的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度重视个人的品格修养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因此,中国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以改进现有的大学生求职辅导服务系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提高整体的社会效益水平。

  传统观念的制约:尽管在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中,手工艺人的地位相对较低,仅次于商业人士,但许多人持有负面看法,认为他们的工作机械重复,缺乏创新元素,无法展示个人价值。受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人们通常更倾向于追求文化和知识教育,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即使从事农业工作也被视为比从事手工艺更为优越的选择。因此,长期以来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导致了现代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相对较少受到重视。许多父母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培训,这一现象与古代历史惊人地相似。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培养“工匠精神”,我们必须持续打破这些陈旧的思维框架。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对自己要求降低: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及招生人数的降低,导致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源品质逐渐下滑。许多这类学校的学生并未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并不热衷于参与到工匠精神的教育中去,包括勤奋地学习和积极的研究探索。而这种“工匠精神”则包含了一系列如追求卓越、艰苦奋斗、严谨细致等职业素养,它们对于“工匠精神”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的学生往往容易因面临挑战而轻易放弃,甚至他们在寻找工作时,会优先考虑那些入门条件较低且稍逊色的工作,而不是寻求更高要求的标准公司职位。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发挥高校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

  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融入课程教学:除了提供专业的学科教育之外,许多大学还开设了就业和创业辅导类课程,这些课程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理念。所有授课老师都应该以身作则地实践这种“工匠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密切观察他们在教室内外的行为举止。这样,他们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理解课程的内容,并能够迅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此外,我们还需要将“工匠精神”的教育视为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将“工匠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涯的重要阶段,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念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实施各种文化和教育引导策略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可以举办不同年级的学生座谈会、分享成功案例的活动,或者组织社会实践项目、职业技能竞赛、主题演讲大赛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从学生群体中发现并推广优秀的榜样,同时利用学校的杰出毕业生的示范效应。这些毕业生的学习、实习和找工作经验与当前学生非常相似,因此更具有影响力且容易效仿。

  开展专业实训,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

  如果要让“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实际实践中,就需要让他们参与专业训练,以模拟真实的职业场景。一种方法是设计和组合类似的专业培训项目,让学生在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日程安排。在钢铁工程的培训中,学生可以学习到钢铁材料的特性、加工工艺,以及如何设计和构建钢结构。这包括了解不同类型的钢材,学习焊接技术,以及如何利用钢材进行创新设计。此外,学生还能学习到钢铁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材料的检测和成品的评估。由于这类训练项目的逼真度较高,难度较大,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包括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

  在当今职业环境中,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技能或知识的体现,更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的象征。它强调对工作的专注、对质量的追求以及对细节的重视,这些都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当学习和培养的重要素质。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热情和对未来工作的责任感。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将工匠精神的理念和实践融入教育体系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辽宁科技大学 贾学龙 艾英华 高守褀)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