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高校团委动态  >  正文
安徽工程大学:从立论到结论 一场充满“火药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发稿时间:2019-05-13 14: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马云飞 通讯员 丁汪敏 臧亚平)5月12日下午,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落幕。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团委、团芜湖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与有关人员及历届校十佳辩手担任评委。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主要负责人及学生代表300余人共同观看比赛。

  立论:高质量研究确定辩题

  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课外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本届辩论赛从赛前的辩题征集与确定,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通力合作,对如何将思政课融入高校的第二课堂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多次集体研讨最终确定辩题。“回顾历史更应铭记辉煌还是更应铭记苦难”“大学生更应坚守梦想还是更应面对现实”“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更应立足中国传统还是更应面向世界”“00后的青年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还是机遇大于挑战”“历史题材影视剧可以‘戏说’还是不可以‘戏说’”等辩题,既凸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主题,又有助于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蓬勃的青春朝气。

  驳论:全过程推进碰撞思考

  本届辩论赛从小组赛到决赛前后历时一个多月,12个学院之间先后进行辩论13场,共计吸引20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院团委负责人、辅导员以及往届大学生辩论赛最佳辩手等担任不同场次的评委。每一场辩论赛都是一场智慧与口才的对决,每一场比赛都是思想与教育的引领,大家将辩论赛比喻为“文明的吵架,智慧的对抗”。特别是决赛期间,季军争夺战在建筑工程学院和艺术学院之间展开,双方以“公理战胜强权还是强权战胜公理”为辩题,通过语言的交锋进一步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自觉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好青年,不畏强权,做事公正,为人正派。冠军争夺战由数理学院对阵管理工程学院,双方围绕“青年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梦想还是责任”的辩题展开激烈辩驳,辩手们用语言的魅力及出色的临场表现调动观众的情绪,共同深思梦想与责任的重要性。辩手们时而引经据典、时而以史喻今、时而诙谐幽默,并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文献中旁征博引,将现场氛围一度推向高潮,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停。最终管理工程学院摘得桂冠,数理学院和艺术学院分获亚军和季军,艺术学院洪晓琪、数理学院刘奉仪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称号,建筑工程学院获“最佳组织奖”。

  结论:一场充满“火药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红星应邀担任决赛主评委并为大赛作点评。她认为,本届辩论赛是一场充满“火药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辩手们的表现既出乎意料又让人深受感动。可以说,校大学生辩论赛历经十个春秋寒暑,已然成为学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载体。

  赛后,数理学院辩论队邀请老师合影留念,他们留下了伤心的泪水,现场泣不成声,他们既为“一分惜败”留下不服输的泪水,也为团队成员“不懈坚持”留下感动的泪水。

  长期以来,辩论赛是该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的实践载体之一,主要以培养大学生批判思维、分析推理、解决问题、沟通交流等通用能力为目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引领人才培养的作用。“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大学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责任编辑:刘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