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4日电(通讯员程暖茜)自7月8日起,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学生会杭州社会实践团展开了为期3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助力‘两美浙江’之‘清澈杭城水,共治五水情’”为主题展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真经,旨在宣传五水共治,倡导更多群众参与建设两美浙江。
活动以走访杭州四大水域为开端。实践团分为四小组分别去到钱塘江、大运河、贴沙河和西湖,与当地市民就河流水质状况和五水共治进行了交流。此外,实践团还参观了河道陈列馆,向工作人员更加详细地了解河流的历史演变,以及五水共治在该流域取得的成效。从中我们了解到,五水共治对河流水质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其不断深化实施之下,杭城水质逐步得到了改善。其中,贴沙河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和我们提到,五水共治的真正落实不仅仅需要政府的管制,更重要的是全体市民的环保态度。只有每个市民自我管理,环境才能彻底改善。
走访结束之后,实践团将收集的的信息整合起来,制成海报,带入智格社区进行宣传。他们向居民们介绍了四大流域的概况和五水共治的基本内容,为他们讲解了五水共治在生活中践行的方法。针对即将到来的台风,实践团一一列举了注意事项,提醒居民做好防水措施。为了倡导环保,实践团向居民们分发了环保袋。此外,实践团还将法治带入社区,进行了环保法的宣讲普法,帮助居民增进对环保法的了解,呼吁共建美好家园。在一系列的宣讲之后,实践团发动五水共治倡议,倡导居民投身五水共治,建设两美浙江。居民们纷纷在倡议海报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对五水共治的支持和两美浙江的期望。接下来,实践团成员又进行了变废为宝的活动,将空塑料瓶以及其他废弃物品制成工艺品和玩具,分发给社区的孩子们,并呼吁他们共同参与。孩子们十分热情,亲自动手制作。他们不仅在实践中收获了乐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废物利用,懂得为环保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社会实践当中,实践团成员开拓了视野,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精神去收获知识,增进了对“五水共治”和“两美浙江”的了解,并深刻体会到良好的水域环境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五水共治”本质上就应当是由民众直接参与的社会公共事务。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在浙江的悠长历史中,更承载着不可复制的文化价值。当前仍存在严峻的污染现实,也不乏公众亲水诉求,驱使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参与其中。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更是民众的呼吁。因此,“五水共治”应当由政府与社会配合,监管与建设分离,个人与组织协同,常抓不懈。相信在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杭城之水会越来越清澈,建设美丽浙江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