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地市级团委动态  >  正文
团永康市委“十年润物” 服务“小候鸟”成长

发稿时间:2019-08-27 17:1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27日电(记者刘喆)浙江省永康市是工业强市,外来务工人员达60余万,他们的子女中有近15万是留守儿童。因为仅能在寒暑假期间与家长生活在一起,所以这些留守儿童也被称为“小候鸟”。 

  针对“小候鸟”假期无人照料、安全事件多发、学业辅导缺失等问题,十年来,团永康市委深度结合“三服务”活动,整合各部门、企业、社会、高校等多方资源,持续开展“驻企少年宫”“暑期公益培训班”“小候鸟走读永康”等各项公益项目,积极服务“小候鸟”的假期生活,有效促进了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助力企业平稳发展,创新社会和谐管理,将“三服务”活动落到实处。 

  发布“将军令”,整合力量实现“八仙过海” 

  为提高“暑期公益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的社会参与度、扩大覆盖面,让更多“小候鸟”受益,团永康市委在准备阶段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培训班活动,共筑成长平台。 

  引导社区企业积极参与。通过报纸、公众号、新闻网等媒介宣传,动员企业和社区积极报名参加“暑期公益班活动”活动,10年来吸引近1400家次有意向的企业和社区报名参与。同时团市委积极发挥基层团干作用,实地摸底调查,对报名企业和社区进行严格审核。目前,累计参与企业和社区达547家。 

  引导大学生志愿参与。10年来,团市委与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根据课程需要筛选出各专业大学生志愿者2000余人承担教学工作,保障了师资力量。 

  引导多部门共同参与。团市委牵头,与文明办、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办“驻企少年宫”。同时,团市委开展的“小候鸟走读”活动也得到了卫生健康系统、公安系统、水务局、博物馆等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多部门携手,融合了各类资源,丰富了活动内容,提高了服务质量。10年来,共7万余名“小候鸟”从中受益。 

  架好“渡人梯”,丰富课程撰写“锦绣文章” 

  针对“小候鸟”与父母相聚时间少、部分孩子性格孤僻、各地教育水平不平衡等问题,团市委组织各个培训班设计了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的活动课程,极大丰富了“小候鸟”的假期生活。 

  兴趣激发促成长。团市委组织开设各类兴趣课程,举办多种文体比赛,开展多项活动近千余次,10年来累计5万多名孩子参与活动。同时,团市委还组建各类青少年社团,分批次开展“小候鸟”走读游学活动。据统计,10年来,共计917名孩子参与过游学活动。 

  思德教育重引领。团市委组织“小候鸟”成立临时少先队组织;组织他们观看红色题材儿童电影、学习红歌,深化爱国爱党思想教育;组织他们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推进“道德永康”建设。同时,团市委还注重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了“亲子运动会”“参观父母工作车间”“送父母一份礼物”等活动,提高民工与子女间的亲密度。 

  自护教育创平安。团市委邀请公安、卫生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到班授课,举办交通出行、消防禁毒、安全用电、防溺水、应急救护等专题讲座,并要求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讲座受益者9万余人次。同时,团市委积极组织开展免费体检、疏散演练等活动,提升“小候鸟”的平安自护技能。 

  构筑“防护栏”,建章立制当好“保健医生” 

  为了保障培训班顺利进行,规范培训班的管理,团市委、企业、社区联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师生安全,保证培训班有序运作。 

  多措并举,完善后勤保障。团市委、企业、社区、家长、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方职责;成立应急处置小组,为任教大学生投保;定期安全检查等预防举措,加强安全防范。企业和社区尽其所能为“小候鸟”提供最好的设施和服务,同时负责学生教材、学习用品、伙食等费用,保障培训班的后勤服务。 

  以童为本,规范学员管理。培训班结合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要求,制定《学员守则》等各类制度,规范学员的行为准则;加强学员的自主管理,执行小干部轮岗值周,负责学习、文明、卫生等日常检查。同时培训班还采取了课前安全教育、每日点名、家长接送、专人送餐等措施,确保学员安全。 

  岗位考评,加强师资管理。培训班制定了《教师岗位职责》等制度,明确教师组职责;每周召开活动、教学工作例会,及时总结反思;结合“小候鸟”特点,集体商定活动课程安排,做好活动方案策划;联合高校,对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的岗位表现进行联评;设置“家长交流箱”,及时收集听取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