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成果快递  >  正文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

发稿时间:2022-11-03 15:37:00 来源: 中国网 中国青年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鲜明的人民立场始终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中。

  “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导向,追求少数人的利益最大化,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处于受压迫、受剥削、被统治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借助对外扩张掠夺完成的现代化老路,也不同于那些依赖外部力量支持、依附于西方经济体系的现代化模式,而是一条通过充分尊重人民价值、充分依靠人民力量、充分激发人民活力,充分确保人民利益的现代化道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党坚定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

  “人民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人口规模巨大”绝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沉重负担,而恰恰是其优势所在。与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能奉行所谓的“精英主义”和狭隘的英雄观。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这是在强调,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个意义上,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民主体能动作用,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平凡劳动岗位的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正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充满信心的底气所在。

  “人民共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全面分析并揭示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的矛盾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伴随资本积累,财富必然积累向资本家一方,贫困积累在被剥削的一方。资本家不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目的是积累货币资本,导致两极分化。如今西方社会出现的政治撕裂加剧、贫富矛盾加深、社会结构极化等现象,正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所带来的必然后果。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内涵,其中“共同”体现公平,“富裕”强调发展。这就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努力做大“蛋糕”,又要尽量分好“蛋糕”,在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同时,我们还须明确,共同富裕绝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全方位的“富裕”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这就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必然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的回归,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体现,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性超越。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以资本为导向的现代化沉疴,建构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图景,实现了人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黄亮)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