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发稿时间:2025-11-16 10:0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作为新时代青年,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新方位,“青年何为”成为亟须 深入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这既是殷切嘱托,更是行动指南。当代青年唯有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专注锤炼 过硬本领,努力做贡献建新功,方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一、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为社会稳定注入青春活力

  政治引领是最根本的引领,青年往哪里去,是关乎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方向问题。当代青年生逢社会变革加速、思潮交融交锋的时代,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更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此,广大青年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在各种思潮碰撞中把握主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主动去除社会主义建设的“杂音”,用最纯粹、最清澈、最赤诚的红色信仰回应党和国家的殷殷期待。

  具体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青年在党的号召下深入社区治理一线,化身政策宣传志愿者,创新地传递党的好声音;青年网民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事实证明,青年唯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才能成为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让青春活力在守护家国安宁中充分涌流。

  二、专注锤炼过硬本领,为社会发展积攒青春智慧

  “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求青年“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行稳致远,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平均年龄22岁的中国选手们用精湛技艺斩获佳绩;在科研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团队青年师生制备测试1000多个样品,以极致精神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乡村振兴大地,无数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扎根田间地头,苦练农产品直播带货技能,只为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庄严承诺。

  新时代青年锤炼本领,既要立足专业领域精益求精,也要顺应时代需求拓宽视野。无论是深耕制造业的“青年工匠”、钻研核心技术的“青年创客”,还是投身乡村建设的“新农人”,都应保持“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乡村振兴等领域勤学新知、苦练本领,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让青春智慧在攻克发展难题、推动社会进步中不断积累、持续迸发。

  三、努力做贡献建新功,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而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

  在科技创新前沿,“90后”航天青年熊天赐所在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超60%,他们勇挑嫦娥六号探测器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重任,在星辰大海中书写青春担当;在卫国戍边前线,黄昌立等青年官兵驻守南疆国门15年,用忠诚守护大好河山;在社会服务领域,谢依特小学青年志愿者用奉献诠释责任担当,新兴领域从业青年用双手和热爱在日常的琐碎里服务大众,朴素地践行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铮铮誓言。

  所谓“青年何为”实质上要回答的是“何为青年”的问题,是青年行为观照青年形象的问题,是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将“实是”行为与“应是”形象相统一的过程,即价值选择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具体实践时“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题和要求上,在守护社会稳定中彰显青春意气,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贡献青春智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向前,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系中央团校2025年度全国高校团委班子成员进修班第8期学员、开封大学数字经贸学院团总支书记)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