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11月7日至9日,云南保山市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全国15所高校,云南共青团积极协同联动,同步举办“青春飞扬·有你必咖”大学生咖啡节。活动融合沉浸式体验、音乐演出、咖啡创意集市、产业沙龙交流、就业创业宣讲等多元环节,打造丰富多彩的“咖啡+”场景,为中国咖啡品牌注入青春活力,构建起“文化传承—技能提升—产业赋能”的良性发展循环。

云南保山携手全国15所高校举办大学生咖啡节 。共青团云南省委供图
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8%以上。作为云南咖啡主产区之一,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90亿元。目前,保山咖啡精品率与精深加工率分别达到70%和85%,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1家、“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6个,数量居全省首位。
以“有你必咖”大学生咖啡节为载体,保山不仅普及咖啡产业知识,更着力推动咖啡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文化生活的深度融合。活动整合音乐演出、咖啡创意集市、产业沙龙、就业创业宣讲等多元内容,构建丰富的“咖啡+”体验场景。参与者围聚在讲师身边,亲手解锁烘焙火候、冲煮技巧、创意拉花等专业技艺,在互动中感受保山小粒咖啡的独特魅力。来自全国高校的青年学子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咖啡潮流,勾勒出具有东方神韵的“国潮”画卷。

保山学院活动现场。共青团云南省委供图
近年来,保山以咖啡为媒介,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与中国咖啡第一村新寨村、比顿咖啡产业文化园等本地产业基地合作,组织学生深入种植、烘焙、品控一线实践学习,并借助高校资源强化产业标准与科技创新,补齐发展短板,助力咖啡产业向标准化、高端化迈进。依托“专业培训+资源对接+孵化支持”的全链条体系,一批青年创业者在咖啡领域崭露头角。据统计,保山市咖啡产业从业人员中,青年群体超过10万人。通过他们的努力,正逐步形成“青年融入产业—产业赋能品牌—品牌反哺文旅”的良性循环。
例如,85后青年杨竹专注咖啡种植与研发,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出中国首个自主小粒咖啡品种“云咖1号”,构建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荣获“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等多项荣誉;曾从事IT行业的王立军,凭借技术专长返乡创立“咖蒙”品牌,引入AI智能赋能精深加工生产线,将年销量从几公斤提升至上千吨,企业被评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保山青年李奇创新打造“咖啡+旅居”新场景,开设的9家咖啡馆不仅创造50余个就业岗位,更通过“咖啡+展馆”“咖啡+夜市”等融合模式,将咖啡消费延伸至旅居人群的生活圈;傈僳族青年何赵伟创立“三野咖啡”,将本土红糯米与咖啡巧妙结合,调制出风味独特的“红糯米咖啡”,并推出“咖啡+饵块”早餐模式,让旅居游客更深入地体验在地文化。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