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借助设备,拧开水龙头也能发电。”近日,在宁夏科技馆基础科学展厅,9岁的李有溪盯着水流发电模拟装置,眼里满是好奇。当天,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凤仪社区团支部联合金凤区关工委,组织32名少年儿童走进宁夏科技馆参观学习。
孩子们在能源与环境展厅参观太阳能汽车和风力发电模型,了解绿色能源的应用场景;在穹幕影院观看影片《宇宙探秘》,感受宇宙的魅力;在创客空间里组装简易机器人,体验科技的乐趣。
这场青少年科普实践,是宁夏共青团今年暑期实施“爱心托管班项目”的活动之一。
今年暑假期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新兴领域灵活就业青年的未成年子女、困境家庭儿童这4类群体“看护难、暑期生活内容单一”的问题,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实施“爱心托管班项目”,招募5407名青年志愿者,组建752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全自治区750余个点位,为6-14岁的2.4万余名儿童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自护教育、思想引领、心理辅导服务。
凤仪社区内有悠阅城商圈,活跃着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户外工作者等众多新兴领域灵活就业青年。
凤仪社区党委书记陶圆介绍,社区于今年7月1日启用塞上红色驿站,当天新组建的暖“新”志愿服务队通过入户宣传,招募了30余名快递员、外卖员及民营企业职工的未成年子女。7月7日,暖“新”护苗成长暑托班开班。青年志愿者和“返家乡”大学生每周一至周五为这些孩子辅导作业,教他们水彩绘画、手工制作、花样跳绳,还组织他们参加红色主题观影、革命故事宣讲活动。
王磊是一名外卖骑手,今年他把8岁的儿子送到暖“新”护苗成长暑托班,“有社区替我们看娃,我能安心跑单了。”
“爱心托管班项目”对城乡少年儿童的服务内容,各有侧重。团宁夏区委明确,青年志愿服务队面向居住在社区的4类群体,聚焦作业辅导、兴趣拓展服务,满足城市家庭的育儿托管需求;面向居住在乡村的4类群体,除上述服务外,还安排了贴合孩子成长场景的农耕体验、乡土文化课程教学;同时,适配新兴领域青年就业群体的工作节奏,为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安排有弹性、可随机调整的托管时段,提供父母职业体验、心理关怀及研学活动机会。
在银川市永宁县,今年暑期有42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432名“返家乡”大学生,走进37个村(社区),为7000余名少年儿童带来创意美术、律动音乐、趣味英语、科普实验、花样诵读、红色故事宣讲、非遗体验等活动。
团永宁县委书记马培瑶说:“团组织出面牵线搭桥,帮助‘返家乡’大学生、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接安排他们下基层、到暑期爱心托管班服务点开展志愿服务。‘爱心托管班项目’既充实了基层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力量,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
据了解,今年1-8月,包括团宁夏区委在2024-2025学年度寒假期间实施的“爱心托管班项目”,此项目已为宁夏全区招募10027名大学生志愿者,组建1332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全自治区的1358个点位,为47530余名儿童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科学普及、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托管服务。
团宁夏区委志工部部长王存博表示,团宁夏区委今年将总结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和青少年思想引领的作用,打造“社区提供场地、团委链接资源、社会贡献力量”的模式,推动“爱心托管班项目”服务从寒暑期延伸至平常时段、从城乡重点区域拓展至更多村(社区),让孩子们在托管时光中收获知识、拓宽视野、缔结友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15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