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收获精彩答卷

发稿时间:2025-09-01 10:2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通讯员 胡青 王慧)“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红色血脉一定要传承下去……”这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级学生陆思慧在家乡河北省乐亭县的光荣院慰问之后最深切的感受。

  整个暑假,陆思慧和她所在的“青穗知行”团队是循着红色足迹坚实走过的。为充分体现学校的“工会”“劳动”育人特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在暑假前夕发起了“工会百年薪火传 青春担当践初心”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全校学子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感悟工运发展足迹”“助力乡村与基层发展”“劳动价值观社会调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大领域自主选择,开展项目化实践。

  陆思慧在李大钊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服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供图

  陆思慧是“星火燎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项目的负责人。暑假期间,她把李大钊纪念馆作为实践主阵地,开展红色志愿服务,协助馆员安排参观、打扫卫生、维护场馆秩序,还担任了志愿讲解员。

  开学前,陆思慧来到乐亭县光荣院慰问老荣军及军属。团队成员陈淑娴、何宣颖、杨欣玥则通过走访老党员、录制“微思政课”系列短视频、体验“重走长征路”项目等不同形式缅怀革命先辈,感悟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除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领域的丰富实践,其他实践领域也涌现出生动案例。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夏令营期间,该校328名学生投身“五育研学”志愿服务活动,分批次服务2万名中小学生的劳动实践、极地探险、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精彩课程,出色完成了社会实践任务。

  此外,各团队还涌现出为乡村托管站开设劳动教育课、协助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向老艺人学习传统工艺制作、录制短视频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等“接地气”的生动实践案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供图

  据了解,暑假期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有近百个团队的1000名学子投身五大领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兴趣特长和地域资源优势,投入广阔的社会天地,通过认知、践行、传播的闭环实现了价值引领与行动转化的深度融合,使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社会层面有效落地,为暑假生活交上了一份精彩的成长答卷,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卓越风采。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