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工时换学时” 厦门思明区青年夜校创新赋能青年成长

发稿时间:2025-08-20 10:5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

  近日,作为厦门市思明区新就业群体和志愿者代表的“鼓浪屿好小哥”团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共青团厦门市思明区委捐赠的“星光夜校”青年学习卡。团队中的青年成员在报名青年夜校课程时,凭此能享受到学费6折专属优惠。

  这份学习卡是思明区创新推出的“志愿服务工时兑换青年夜校学时”机制的生动体现。今年4月以来,团思明区委设计并推行这一机制,旨在构建一个激励奉献、促进成长的平台。依据该机制,普通志愿者、新就业群体青年、思明区在地在籍团员报名课程可享学费8折优惠;像“鼓浪屿好小哥”团队成员这样全年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小时的星级志愿者,可享受更高的6折学费优惠。

  蜂巢山青年夜校中国舞课。团思明区委供图

  团思明区委书记罗婧怡阐释了该机制的双重意义:“‘工时换学时’模式一方面是我们坚持社会化筹措资源,以普惠收费形式,为志愿者、新就业青年以及在地团员等群体降低了学习门槛;另一方面通过激励广大青年,特别是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社会,与青年携手共同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政策的实惠性很快获得了青年群体的认同。“这个机制对我们一线工作者来说很实在!”“鼓浪屿好小哥”团队的一位成员表示。他算了一笔账,作为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星级志愿者,未来如果报名夜校课程,能省下近三分之一的学费。“节省下来的费用,降低了我们学习的门槛,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团队的青年们正积极了解夜校课程,计划利用好这项福利,学习如沟通技巧、应急救护、新媒体运营等实用技能,期待将所学更好地反哺到日常配送服务和社区志愿工作中去。

  像高小倩这样的学员已经真切感受到了青年夜校带来的提升。这位直播带货从业者报名参加了思明区青年夜校的摄影课程,目标是精进产品静物拍摄的构图与光线运用技巧。“这种学费补贴模式确实给了我们年轻人更多宝贵的学习机会。”高小倩说。她发现课堂上学到的构图技巧、光线控制和快速拍摄方法,能直接应用于日常的产品展示和短视频制作,有效提升了内容的吸引力和专业度。

  高小倩还特别提到,青年夜校不仅是汲取知识的平台,更让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加入课程的线上交流群后,高小倩经常与同学们分享拍摄心得,组织外拍实践,学习热情高涨。同时,她也向夜校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课程能适量增加线下实践课的比重,让学员能更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学得更扎实、更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夜校课程能够满足青年需求,离不开其背后精心的设计与资源整合。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厦大夜校的核心优势在于将厦门大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学科资源,与青年职业发展和素养提升需求深度绑定。其课程体系设计紧密围绕实践赋能,通过引入高校学者与行业专家联合授课、共建实训项目等模式,确保教学内容紧贴实际需求,切实助力青年职业发展。

  厦大夜校开班仪式。团思明区委供图

  为了让夜校更接地气、更具实践性,团思明区委“青年星光夜校”项目负责人林舒丹介绍,在夜校开课前,团区委就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深入企业园区和街道社区走访座谈、与青年代表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做调研,了解青年与学校的具体需求。“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新业态青年渴求专业认证,志愿者群体期待长效激励,在校青年需要实践平台,高校资源需要精准触达青年。”林舒丹说。

  课程结束并非服务终点。思明区的青年夜校建立了学员反馈机制,通过课后问卷、线上意见箱、定期学员座谈会等形式持续收集建议优化课程。观音山职工青年夜校项目负责人王奕晖说,有的上班族学员建议开设更多周末或晚间课程,像高小倩这样来自新业态的学员则普遍呼吁增加实操课时和项目制学习,这些收集来的建设性意见,是团思明区委和青年夜校下一步的优化方向。

  思明区当前正积极谋划“师资共享池”与“学分互认制”,还计划联合多方力量探索建立覆盖全区的优质师资库,推动各夜校间实现“按需点单”。

  紧扣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要求,团思明区委探索采用“政校企社”多方联动模式,构建了1个区级青年夜校服务平台与多个分布式教学点位的“1+N”服务网络。

  阳台山晚峰青年夜校瑜伽课。团思明区委供图

  目前,除了厦大夜校,思明区还有另外六所特色鲜明的青年夜校,观音山职工青年夜校、国贸思明“青帆”夜校和滨海“智”汇青年夜校扎根企业园区,为职场青年提供“家门口”的充电站;“梧”限向上青年夜校、厦港蜂巢山夜校和阳台山晚峰夜校深入街道社区,满足周边居民便捷学习需求。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