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广东珠海大学生突击队为“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发稿时间:2025-08-13 10:1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通讯员 姚安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武欣中

  今年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团珠海市委、珠海学联深入引领珠海青年大学生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动员省内外45所高校、中职技工学校,超3500名大中专学生用满腔赤诚和知识特长,以“创新、创意、创造”为主题,从“短视频创作”“人工智能+”和“文创+”三方面切入,持续深入“百千万工程”第一线,在县域基层增本领、长才干,为珠海“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短视频助流量变销量

  盛夏六月,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岭南甄选”突击队在斗门区莲江镇莲江村把“泥土香”从田间地头带到了“云端”,在网络平台上演着一场“Z世代”和田园惬意生活的深度“碰撞”。

  长期以来,莲江农特产品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突击队抓住这一痛点,化身“莲江山禾代言人”,提出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短视频创作和直播带货的路子打破困境。“我们现在的时令水果是黄皮,就是这个,有没有比较好奇的?”榕树头下、稻田埂上,都是队员们的直播间。

  今年以来,36场直播吸引超150万观众观看,带动近50%的游客增量,菠萝、香蕉等线上销量增长40%。其中,“走播”带网友“云游”稻田成了他们的“爆款”。不仅如此,队员们还洞察到莲江镇文旅融合的潜力,当地兴乡青年与队员们“一拍即合”,兴乡青年出“地”,队员们出“力”,共同深挖文化和产业故事,把看似远在“天边”的莲江镇独有景观、淳朴文化及特色产品推送到近在“眼前”的屏幕,把购买特色产品的想法,同步转化为实地走走看的冲动,为乡村聚拢起更多“看得见的流量”。

  “人工智能+”助鱼苗变金苗

  金湾区是“中国黄立鱼之乡”,其年产值超6亿元,产量占广东省黄立鱼养殖产量一半。而黄立鱼作为餐桌上的“必吃菜”,却受限于种质差、病害多、利润低,慢慢淡出了餐桌。

  来自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兴’有渔力”突击队瞄准痛点、靶向发力,带“资源”进村、融“技能”下乡。针对种质难题,队员们经过长期观察,提出以基因编辑技术为核心的黄立鱼苗培育方案,使得鱼苗良种率达95%、存活率达87%;针对病害频发问题,提出“鱼虾混养”新模式,以“混养”带“共生”促“互利”,依靠黄立鱼和虾苗生活在水体的不同空间的原理,高效利用养殖区,减少疾病暴发。采用该模式,养殖户年均增收可达3万至5万元。

  4年来,队员们跟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实际行动把“骄娇”二气摔在泥地里。每年的入户调研,把“真”问题列“实”清单,把“硬”技术用“对”地方。解决渔户面临的头号难题,更让渔户对未来充满希望。带队老师、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卢建国评价说:“新的产业链蓝图正快速转化为具体行动——实现种苗、养殖、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全链条、全过程、全贯通。”

  “文创+”助非遗项目火出圈

  “三灶鹤舞”是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独有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其对细节的追求很高,一度濒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白鹤仙仙”薪火传承文化团与金湾区文化馆联袂创排以“三灶鹤舞”为主题元素、以大学生为演出团队的原创亲子音乐剧《白鹤仙仙》,叠加“文创+”作为优势,正在改写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范式。

  三灶鹤舞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谈锦徽告诉记者,“三灶鹤舞”对细节要求非常高,为了练好舞蹈,队员们一遍遍地练习单腿站立,腿部肌肉不停地颤抖,稍不留神就会失去平衡,摔倒在地。高举沉重的道具,手臂酸痛得仿佛要断裂一般。即便在安装了空调的舞蹈室,都能看见豆大的汗珠从队员们额头滑落。但是,所有人都坚持了下来。

  2024年以来,队员们通过文艺下乡、非遗进校园等方式开展7场惠民演出,惠及观众23200余名,受邀跨越珠海、香港、澳门、长沙等地开展40多场非遗展演,让“三灶鹤舞”从乡村民俗活动的“小非遗”走向现代都市文化“大舞台”,从“小镇村”走向“大湾区”乃至全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持久活力。

  如今,“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如同强大“磁场”吸引广大青年大学生为珠海“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积蓄源源动能。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筑梦南屏”突击队利用多元化数字技术手段,让富有特色的醒狮、粤曲和茶粿等优秀文化“活”起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夏村村“心”文明突击队精心打造乡村VR云旅地图,创意设计地方特色IP吉祥物,设计文旅路线,为乡村旅游增添新活力;珠海科技学院“南韵颂新”突击队通过“品荔枝·听宋韵”场景化传播,将南门村南宋遗址、赵氏祭礼非遗项目与采摘体验深度绑定,实现“舌尖引流”;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医联百千·基础服务先锋突击队面向长者和青少年家庭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健康服务。

  目前,全市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累计发布结对需求743个,结对577个,成为高校学子大展身手、展现锐气朝气的“课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平台。未来,团珠海市委、珠海学联将持续优化制度保障、顺畅服务体系、构建互嵌式的发展平台,吸引更多青年学子了解珠海、选择珠海、扎根珠海。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