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许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我是安庆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刚才听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介绍,觉得机会难得,想借此机会毛遂自荐一下。”近日,在安徽蚌埠开展的大学生与企业面对面活动上,朱俊泽同学说道。
大学生与企业面对面活动是暑期“雁归珠城·青创未来”蚌埠青年人才交流营的子活动之一。每年寒暑期,团蚌埠市委都会利用大学生返乡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青年学子与蚌埠的双向赋能。
“青聚蚌埠——探寻皖北振兴中的青春答案”课题调研。团蚌埠市委供图
“近年来,蚌埠固镇县积极探索‘非遗+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化、市场化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这是“青眸观非遗”青年观察团在蚌埠市青年观察团成果展示赛现场所作报告《“非遗+”融合发展:激发经济新增长》的开篇陈述。
青年观察团成果展示赛聚焦产业、商贸、文旅、环保、乡村振兴、基层组织建设等主题,鼓励返蚌埠大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观察团,自选观察点进行实践调研,以青年视角观蚌埠发展。今年暑期共计13支队伍、80余名返蚌大学生参赛,形成实践调研报告13份。
暑期大学生拓印体验课。团蚌埠市委供图
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孙锦瑞,是新聘任的蚌埠高新区山南新村社区团支部兼职副书记,近日,他正在协助社区开展中医养生宣传。“居民们很感兴趣,尤其是防暑降温小技巧,对大家很实用。”孙锦瑞说。
今年寒、暑期来临前,团蚌埠市委面向蚌埠籍大学生,发布2025年基层团组织兼职团干部招募公告,选拔优秀青年学子兼任乡镇(街道)、村(社区)团干部,共计99名蚌埠籍大学生被聘任为基层团组织副书记,协助开展团组织建设、志愿服务、自护教育等基层治理工作。
大学生技能学习提升班。团蚌埠市委供图
7月7日至11日,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的“三下乡”团队来蚌埠开展“青聚蚌埠——探寻皖北振兴中的青春答案”课题调研活动。
今年暑期以来,团蚌埠市委接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73个,855名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实践锻炼,开展红色文化探寻、企业实地探访、爱心托管服务、文旅融合体验等多种类型实践项目。
此外,为提升大学生综合技能,团蚌埠市委依托“蚌埠青年夜校联盟”师资力量,特别开设大学生技能学习提升班,包括应急救护培训、择业求职权益保护、职业妆造、非遗传承、恋爱指南等课程,130余名同学热情参与。择业求职课程中,授课老师聚焦“高薪兼职”“挂名法人”“培训贷”“就业歧视条款”等易发求职陷阱,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提醒大学生们“求职不是盲盒抽奖,既要擦亮眼睛、守住底线,也要善于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团蚌埠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团蚌埠市委将持续拓展青年人才“引育留用服”工作体系,擦亮“雁归珠城 青创未来”工作品牌,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珠城这片沃土上绽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