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用忠诚和热血坚守“红色前哨”

发稿时间:2025-05-07 09:1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五一”假期,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的车流客流持续处于高位,在口岸旁一座写着“红色前哨”4个大字的哨楼上,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战士们在哨位严密注视着周围情况,和位于各执勤点位的战友一起,确保旅客安全有序通行。

  中队历史可以追溯到1944年,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部队,1964年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组建以来,官兵历经23次调整转隶、移防搬迁,如今驻守在珠海这座开放之城、口岸之城,中队官兵用热血和忠诚坚守在“红色前哨”,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被共青团中央评选为“青年文明号”,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0次。

  “这里写出的歌更具精神内核”

  “我是‘红色前哨连’的一员,我宣誓:忠于党和人民,践行历史使命;拒腐蚀,永不沾,永葆红连本色……”今年3月,中队组织下连新兵前往位于港珠澳大桥施工便桥南桥头的老哨位,面向桥头矗立的“忠诚石”庄严宣誓,巨石上“红色前哨”4个大字格外醒目。

  “建设港珠澳大桥时,大部分建筑材料要通过这座便桥运输,中队立足保障大桥施工建设,将哨位前置到桥头。”中队指导员陈振炜向新兵介绍,“后来,施工单位为感谢中队作出的贡献,把这座‘忠诚石’送到了哨位。”

  现在,每逢新兵下连、老兵退伍、执行重大任务等时机,中队官兵都会在这里宣誓。陈振炜说:“一茬又一茬的官兵,如同这座巨石,守护着驻地的安宁,也抵挡了数不清的腐蚀和诱惑。”

  “在中国南海之巅,有一支光荣的‘红色前哨连’;诞生在战火连天,呼吸着烽火狼烟冲锋在最前……”夕阳西下,中队营区内传出阵阵动感旋律,结束工作的副中队长唐祎墨,正带着由步枪手、炊事员、司号员等官兵组成的“红连乐队”排练。翻开节目册,他们要给战友们演奏的是几首自创歌曲。

  “这里写出的歌更具精神内核,很正能量!”去年调入中队的唐祎墨,大学时就读于天津音乐学院,平时喜欢写歌,来到中队后,他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一座创作“富矿”。

  “战争年代,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屡建奇功;和平年代,多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去年,“红色前哨连”第4任连长邹金凤回来参加交流活动,在中队荣誉室内为战友们动情讲述梅开春面对嫌犯毫不退却等中队老兵的事迹,让唐祎墨听得入神。

  后来,他在工作之余为中队创作的《红色战歌》《红色前哨》《红连赋》等多首鼓舞人心的歌曲,在战友间传唱,其中既有抒情风、摇滚风,又有说唱风。他说:“真正了解中队以后,会发自内心地唱出心中那满满的自豪感。”

  今年春节,“红连乐队”在支队举行的晚会中惊艳亮相,现场战友们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演出结束后,一名19岁的新兵激动地对乐队成员说:“这是我听过最燃的歌!”

  “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中队长的军事素质过硬,是我们的‘门面’。”提起中队长谢志雄,官兵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支队各类军事比武场上的常客。

  “其实刚来的时候,自身能力素质还是存在诸多不足的。”谢志雄回忆,刚来中队时,踌躇满志的他没想到在演练中遭遇了“滑铁卢”。

  “1号区域发生突发事件,现命令你中队应急力量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置……”去年2月,大队组织节前战备拉动演练,由于一线情况接踵而至,这名经验不足的“新任队长”手忙脚乱,多次被导调员指出不足。

  “平时不严抓战备,战时肯定要拖后腿。”谢志雄很快在中队牵头成立情况处置攻坚小组,没日没夜地扎在指挥训练室和训练场,加班加点找问题、订措施。终于,他们在去年6月支队组织的端午节前战备拉动演练暨评比竞赛中,获得了支队第一名,极大带动了官兵练兵备战的热情。

  “班长,我的训练成绩这么差,是不是不适合在这个中队?”2023年,金凯伦参军入伍,由于自己体能偏弱,直到新训结束仍有部分训练课目在及格边缘徘徊,分到中队后他感到压力很大。

  “入伍之初,我的军事素质也相对较弱,但我深知,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就没法完成任务。”班长江锴锴告诉金凯伦,当年为了支持港珠澳大桥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队多次搬迁,训练场地不足,但是中队官兵总会想尽办法把训练搞起来。他说:“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在战友们的帮助下,金凯伦抱着执勤业务教材加班加点钻研,为练强体能素质,常常练到精疲力尽才肯罢休。如今,他的各课目都达到优良水平,多次登上中队军事训练“龙虎榜”。

  经过中队官兵共同努力,他们在巡逻勤务规范、情况处置预案演练上已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针对可能发生的18种一般情况、14种重大情况逐个反复研究、演练、复盘,不断提高哨兵执勤应变能力,探索总结“一线执勤哨兵能应急、二线临近巡逻能增援、三线周边力量能封控”的战法在全总队推广。

  “守护人民群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咚、咚咚、咚……”前不久,在珠海市某儿童康复中心舞蹈室内,一群孩子正感受着从地板传来的鼓声震动,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几名中队官兵挥动双臂用力地敲鼓,与这群“特殊儿童”共同排练无声的舞蹈。

  2007年的一天,时任中队长古小彬外出办事时路过这家康复中心,偶然看到孩子们升国旗时严肃认真地用手语“唱国歌”,从此武警官兵与这里结缘。

  “刚来到中心组织排练时,不知道怎么通过手语给学生讲解节奏、动作要领,只能一次一次地示范。”负责舞蹈排练的下士查键鑫说,一节课下来自己几乎是满身大汗,但是看到孩子们努力跟上节奏认真学习的样子,他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孩子们每次见武警战士,都会开心很久。”康复中心院长许月娥介绍,武警官兵为孩子们带来好吃的东西、精彩的表演,像孩子们家人一样,很多孩子康复时学会的第一句话是“武警叔叔好”。

  2017年,超强台风“天鸽”以16级风力席卷珠海,中队官兵闻令而动,紧急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倒灌的海水将情侣路淹没,人工岛上被困的两万余名工人迫切需要救援。”邓伟强回忆道,平时开车10分钟的路程,官兵们却摸索着走了近1个小时。“大家都是蹚着洪水、手拉着手前进,怕一不小心被浪卷进大海中。”

  “武警官兵来了,我们有救了!”到达人工岛后,现场顿时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救援现场,战士刘明星再过几天即将脱下军装退伍,但他却说:“退伍了我也是一个兵,也是‘红色前哨连’的一员,守护人民群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3天行动时间里,中队先后投入60余名兵力,每天连续奋战10个小时,协助地方政府安全顺利转移群众30余名,清理街道6条,清理被压汽车10余辆,转移被刮倒树木90余棵,受到驻地政府和地方群众的一致赞誉。

  4月23日下午,随着红绸徐徐揭开,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牵头建设的“红色前哨连”广场正式投入使用。广场位于珠海市情侣南路与安澜街道交汇处,与远处的港珠澳大桥交相辉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加揭幕仪式的市民张平说:“‘红色前哨连’是一支拥有光荣传统的部队,我当兵时就以他们为榜样。作为退役军人,我要继续向他们学习,干好本职工作,一起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王振 廖彬华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07日 01版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