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宁夏银川,2025“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期间,中外青年代表在宁夏大学参加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圆桌会。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供图
2025“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近日在陕西、宁夏举行,来自中国及中亚五国的60余位青年组织负责人和青年企业家汇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青年赋能等议题开展交流。其间,青年代表实地走访了多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入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与落地实践。
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既是推动国家数字化进程的创新者,也是跨文化理解与科技合作的“桥梁建设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了参与此次研修交流营的哈萨克斯坦谢列布拉人工智能公司首席运营官别克苏尔丹,吉尔吉斯斯坦人工智能研究所技术总监季穆尔,吉尔吉斯斯坦宝贝指南、欧拉教育平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库巴特别克,塔吉克斯坦工业和新技术部人工智能委员会副主席费鲁兹琼,塔吉克斯坦知识帝国私立学校创新项目协调员苏赫罗布琼,土库曼斯坦马赫图姆库里青年组织中央委员会国际关系部部长别根奇,中亚人工智能协会联合创始人、副主席,乌兹别克斯坦机器学习社区经理沙赫里约尔和中移智库高级研究员张弦,聆听他们探讨技术与人文、发展与共享之间的新机遇。
中青报·中青网:2025“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期间,大家走访了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哪些技术或应用场景最令你印象深刻?
库巴特别克:这是我首次来到中国,在陕西和宁夏,我们参观了多家人工智能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和系统化的运营方式令人震撼,尤其在GPU算力平台、大语言模型等方面的成果让我印象深刻。我认为,这些领域很有潜力成为吉中两国人工智能合作的切入点,例如吉中在人工智能预警系统建设开展项目对接。
费鲁兹琼:我也是第一次来中国。在来之前,我就听说了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因此希望亲自来看看这里的发展情况,了解中国是如何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这次作为代表团成员来到中国,目的是学习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同时探寻未来的合作机会。我们在参观陕西汽车集团时,了解到他们如何通过数据建模预测零件磨损并提前优化生产环节,这种以大数据驱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我们国家未来发展本地工业或提升产品进口监管能力很有启发价值。这正是我们希望引入塔吉克斯坦的方案,我们希望学习中国如何将AI技术应用到工业制造中。
中青报·中青网:通过一周的交流参访,你认为哪些方向是中亚国家与中国在人工智能合作中最具发展潜力的?
沙赫里约尔:我认为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是政府治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司法系统的应用方面已非常成熟。例如,中国已有大约5%的司法流程实现了人工智能自动化处理,一些案件不需要完全依赖人工审核,可以由人工智能辅助或直接处理。这是我们十分希望引入的经验,学习如何在本国推广和实施AI技术。
别克苏尔丹:我认为哈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我看好两国在超级计算、大语言模型、金融科技和智能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潜力。未来双方可以联合开展AI实验室、青年人才交流计划,甚至在生成式AI和跨境科技孵化方面形成更系统的合作框架。这将可能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最大规模的合作之一。我相信,中国与中亚地区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非常强大的领导地位,甚至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心力量之一。
中青报·中青网:作为中国-中亚青年代表,你认为青年在人工智能创新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弦:这是我第一次与多个中亚国家青年共同参与交流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切实感受到青年交流在促进国家关系中的独特价值。中亚国家的青年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青年已经参与本国人工智能战略的制定,担任相关咨询专家的角色。这充分说明,在这些国家,青年已不仅是参与者,更是治理体系中的积极推动者。举办面向青年群体的非正式交流活动,能够切实增进国家间的互信和理解。在非正式交流中,我感受到青年的开放性与创造力。他们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在中外关系中构建信任与理解的桥梁。当今世界很多复杂问题,可以也应该交给年轻人来解决。
季穆尔:青年群体在推动AI发展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数量超过老年人,我们的AI开发社区几乎完全由年轻人组成,我本人也是其中一员。无论是研究项目、人工智能竞赛还是公共科研基金,几乎全部由青年主导。我始终相信,青年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更强,天然具有学习技术的优势。在国际交流中,我认为青年是中亚国家与中国文明互鉴的桥梁。参与此次2025“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进行文化与科技交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观点和创意,也激发了思维碰撞。通过与中国青年的互动交流,我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从他们在科技上的成就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中青报·中青网:参加此次2025“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活动,有哪些收获和启发?未来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合作?
别根奇:我认为,此类交流活动对深化土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此次参访的宁夏大学与土库曼斯坦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该校一位副校长曾获得以马赫图姆库里命名的荣誉奖章,这不仅体现了对其贡献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土中之间深厚的友谊与互信。目前,土中两国在多领域已建立起较高水平的合作基础,我相信我们仍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未来,我们应在数字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强协作,特别是在数字商务等方向,通过技术合作和经验互鉴,为双边经贸往来注入新动力。随着人文交流的持续深入与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中土关系必将愈发紧密,走向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苏赫罗布琼:这次中国之行极大激发了我对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热情。对中国技术产业的实地考察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在人工智能及技术创新方面已高度发展。我希望把在此次行程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塔吉克斯坦,与同事和学生分享,为塔吉克斯坦的教育和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期待能与中国的相关机构保持联系,在技术合作、经验交流、教育培训等方面推进合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30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