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安徽省蚌埠市龙创数字艺术产业基地负责人、蚌埠青年人才大使洪金进扩大了“朋友圈”,和一群寒假返乡的蚌埠籍大学生成了朋友,大家与他线上交流了城市数字动漫IP的打造想法和改进建议。
洪金进是安徽财经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在学校和属地政府部门、各级团组织扶持下创办上述数字产业基地,团队结合蚌埠“大禹文化”和“南北分界线”地理标志,设计了动漫IP“余南北”、虚拟展馆形象“丛零美术馆”。前不久,在团蚌埠市委开展的青年人才科技创新产业行活动上,他向到访的返乡大学生讲述了创业历程,也向大伙发出了共同助力数字产业发展的邀约。
“产业基地的全息数字化互动系统非常神奇,动漫IP‘余南北’也特别形象生动,让我对蚌埠城市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聆听分享后,来自安徽大学的学生陆文博感慨道。
青年人才科技创新产业行是“雁归珠城 青创未来”蚌埠青年人才交流营的一项子活动。5年来,每年寒暑假,团蚌埠市委都会利用大学生返乡契机开展交流活动,今年,根据青年喜好和兴趣点,活动被细分为青年人才蚌埠行、就业创业分享会、新春联心会、大学生社团文化路演、文旅推介创意短视频挑战赛等。
“团队实地调研后发现,目前,蚌埠怀远县糯稻初级产品占比超80%,附加值较低。如果提升糯稻精深加工占比,预计将显著提升产值。在和农民、企业交流过程中,我们6位小伙伴也直观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进程。”2月8日,蚌埠市青年观察团成果展示赛现场,“归雁乡韵”青年观察团汇报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学生裴心怡对团队调研报告进行解读,并交流了活动感想。
青年观察团成果展示赛同样是蚌埠青年人才交流营的一部分,聚焦产业、文旅、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组织蚌埠籍返乡大学生自由组合成观察团,自选观察点进行实地调研,以青年视角观蚌埠发展。今年寒假,共计14支队伍、9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与“青年观察团”活动,形成调研报告21份。
“近年来,每年寒暑假来临前,都有不少学生询问人才交流营的活动时间。今年寒假活动发布后也是报名火爆。”团蚌埠市委学校部负责人许凡说,100余名青年学子实地参观了蚌埠市重点企业、科研平台,领略城市风貌和乡村风采,近距离感知蚌埠市产业集群的崛起与进步,了解蚌埠创新科技资源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生动实践。
在1月22日举办的返蚌大学生交流恳谈会上,团蚌埠市委邀请蚌埠市人社局就业指导科负责人向青年学子宣讲了蚌埠市就业创业政策,活动现场还发放了精心制作的《致返蚌青年的一封信》和《蚌埠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明白纸》,设置了就业创业政策和考公考编咨询台。
除了调研实践与思想碰撞,今年人才交流营中,团蚌埠市委还开展了大学生社团文化路演活动。青年学子走上舞台与乐队老师互动,用音乐传递青春力量。路演现场还发布了“幸福蚌埠就这Young”创意短视频挑战赛,鼓励返乡大学生记录下寒假生活期间的小美好,并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推介蚌埠。
今年寒假,蚌埠全市7个县区团委同步组织返乡大学生参加人才交流营活动,参与青年累计近500人。团蚌埠市委负责人说,深深扎根青年,是共青团生命力的源泉,未来将进一步拓展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工作体系,持续在青年人才交流营中设计特色的体验场景、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让越来越多青年在蚌埠绽放青春光彩。
许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20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