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是重庆“南大门”,是小平同志当年定位的重庆“卫星城”,素有“长寿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綦江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创新打造“到綦江+”青年发展模式,建设一座青年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活力之城,让青年与城市有机融合、共同成就。
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推动城市与青年相融相促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我们坚持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目标,始终把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贯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一是红色文化引领青年。綦江是一块红色沃土,川渝黔边革命的摇篮,革命文化资源丰富,是重庆最早的党支部诞生地,是重庆唯一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班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孕育了原红四军军长王良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志士。我们大力弘扬红色传统,打造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深入实施青年凝心铸魂工程,持续打造青年“到綦江红色旅游”“到綦江研学实践”等系列品牌,吸引了市内外4500多个青年组织30余万人到綦江汲取精神力量。二是产业集聚吸引青年。綦江有工业基因,曾是“西南第一工业强县”,在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中创造过新中国第一辆重型自卸汽车等“八个第一”。如今,綦江持续唱响工业强区主旋律,是全市最大电解铝生产基地、全市唯一专业食品工业园,有50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不断展现着城市的青春与活力,正以全新的青春姿态邀请更多青年到綦江建功立业。三是体制机制护航青年。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纳入全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将青年工作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体现青年元素,努力实现全区域人、产、城的青春化。建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出台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聚焦青年就业创业、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成长发展全过程,出台促进青年发展措施69条,构建“到綦江+”青年发展场景,精选14个“到綦江”文旅场景,为青年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营造青年友好生态,打造青年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要求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相互促进,是建设“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实践。我们做好城市提质文章,高质量推动城市更新,突出“青呼我为”,奋力打造青年“到綦江”发展场景,着力解决青年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让广大青年在城市中安居乐业、扎根创业。一是拓展青年“到綦江”高品质成长空间。紧扣服务和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打造轻合金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两个主导产业和食品加工、装配式建筑、信息安全、天然气化工4个特色产业,着力建设全市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铝合金轻量化材料产业集群和国家级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持1300余家企业吸纳青年就业群体7万余人,为广大青年干事创业提供广阔舞台。持续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打造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两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市级众创空间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76家,为青年到綦江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支撑。实施“綦江英才”全领域综合性人才计划,设置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施“五大行动”“15条措施”,用好人才引进暖心10条,出台《重庆市綦江区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新十条》,多举措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二是完善青年“到綦江”全方位保障体系。为青年提供阶梯式住房体系,建好用好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人才公寓,解决青年落脚城市“第一站”,面向青年配租住房5435套、面积26.37万平方米,持续发放“青年安居贷”1700万元,让青年有房住、住得好。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扎实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新增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位5000多个,全面保障青年职工随迁子女入学。投资18亿元打造永桐新城渝南职教城,引进重庆移通学院、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等高职院校6所,新增学位两万个,引进青年教师1500余人。全力完善“婚生养育”全链条服务,提供婚育一站式服务,组织开展“青春之约”等青年婚恋交友系列活动,服务青年3万人次。建设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庆医院,新增托位1000余个、养老床位4500余张,为青年到綦江解决后顾之忧。建设标准化精神卫生中心和12355心理健康服务台,纵深推进“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全力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三是构建青年“到綦江”友好型城市场景。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永桐新城建设,建成国家地质公园、青年主题公园、口袋公园1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18平方米,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友好型街区、园区、社区等青年阵地,举办音乐会、桌游、飞盘等新潮活动,开展青少年篮球锦标赛、足球邀请赛、马拉松等系列赛事,吸引、汇聚青少年到綦江。打造营盘山“星市集”、红星“夜猫街”、新兴青春集市等网红街区,创建青年友好型示范店铺300余家,吸引12万余人次参与青年四季消费节活动,助燃城市“烟火气”。融合“民宿+露营”“运动+文化”等青年消费新模式,举办古剑山星空露营节系列活动23场,让青年生活更加舒适舒心,加快打造青年的“良栖之地”。
激活青年发展资源,搭建青年干事创业的建功舞台
青年作为城市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主力军,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紧跟总书记,坚决扛起新使命、奋力谱写青春建功新篇章。一是在成渝双城建设中扛起青春之责。以全市“十项行动”“四张清单”涉綦项目和任务为牵引,组建23支青年突击队,引导广大青年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藻渡水库、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等成渝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前挺身而出、攻坚克难。做深做透“强链延链补链”文章,成立綦江·自贡青商创新创业联盟,引领广大青年投身电子信息、轻合金、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推动“綦江造”纳入川渝集群产业配套。持续放大川渝青年联席会议机制综合效应,与攀枝花、自贡等共青团围绕政策资源共享、人才引进输送、创新创业帮扶、青年联谊交友等达成20余项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川渝万名“河小青”志愿活动1568场,共同守护长江上游“蓝天碧水”。二是在全面乡村振兴中奉献青春之力。以做好“土特产文章”为引领,引导万名团员青年返乡进村入户,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唱响“到綦江+”文旅品牌,精准推介“到綦江游古镇老街”“到綦江品綦味”“到綦江购土货”等乡村文旅场景,持续引爆青年群体“来綦流量”、做足“驻綦留量”。实施“乡村好青年”行动,全市首创选派99名乡村振兴团支部第一书记下沉驻村,培育乡村致富“青村CEO”160名、青年农村电商400余名,发放乡村振兴青年贷7500万元,为乡村基层一线注入青春新动能。做强老四川牛肉干、东溪豆腐乳等“綦”字号品牌,开展“青耘中国·寻味綦江”“青耘中国·綦江年货节”等系列“土特产”直播助农活动180余场,累计销售金额达到762万元,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展现青春之姿。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组织22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文明劝导等活动,全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实施“社区青春行动”,组建“林小青”“洁小青”“馨小青”等志愿团队455支,依托29个青少年之家开展法治安全教育、防电信诈骗宣讲、青少年假期托管等志愿活动5000余场次,为夯实“平安綦江”根基注入青春力量。打造“青年会客厅”,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推动各方青年力量共同协商解决“高空抛物专项治理”“小区绿改停”等社区治理痛点难点问题,为社区治理引入了“活水”。应对防洪救灾、抗旱保水等突发情况,组织470支志愿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奋战一线,参与群众转移安置、巡山防火值守、道路除险清淤等工作,在大战大考中彰显青年担当。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当下的綦江,活力无限、机遇无限,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也是一座成就梦想的城市。我们将以青年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持续探索“到綦江+”青年发展有效路径,全面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让更多的青春梦想在綦江扬帆起航,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的多彩綦江乐章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书记 尹国喜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12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