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深圳北站志愿者为旅客注入青春暖流

发稿时间:2025-02-06 09:5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伍习湖 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武欣中)凌晨3点,深圳北站依旧人头攒动。返程的旅客们拖着行李箱,脚步匆匆地穿梭在站厅之中。在这通明灯火的映照下,一群身着鲜艳红马甲的志愿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或是微微俯身,专注地为迷失方向的旅客在地图上标注路线,或是操着流利的方言或外语,耐心解答旅客们的各种咨询。这里便是团深圳市龙华区委、区志联携手多部门共同打造的深圳北站“24小时不打烊”春运志愿服务现场。

  深圳北站开展“24小时不打烊”春运志愿服务。团深圳龙华区委供图

  早在2023年,深圳龙华区委组织部便联合团区委、民治街道等多个部门,精心组建了深圳北站先锋志愿服务队,并成功构建起“双指引+双保障”的创新服务体系。其中,《深圳北站先锋志愿服务队工作指引》明确了春运期间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深圳北站志愿服务指南》更是细致入微,将服务区域划分为5个网格场景,针对30多个服务岗位制定了详尽的服务规范,通过“定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对全站区的精准服务覆盖。

  自1月14日春运大幕拉开以来,团龙华区委、区志联联合民治街道团工委积极行动,通过团体报名与社会报名两种渠道,广泛发动辖区内的学校、社区组织、央企国企、各级团工委、青年突击队以及社会组织的志愿者踊跃参与到本次春运志愿服务中来。截至2月4日,深圳北站已累计投入志愿者达67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更是突破了2.35万小时。

  在候车厅的“多语言服务台”,青年志愿者阿杰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符号:潮州话里的“洗手间”标注为“便所”,客家话的“电梯”则注音为“tian tui”。这位00后的大学生堪称团队中的“方言活地图”,他曾凭借一口流利的闽南话,帮助一位台胞阿婆成功找回丢失的台胞证。北站的多语言志愿者们熟练掌握英语、日语、法语等多种语言,为旅客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团龙华区委、区志联联合深圳北站对东西广场的“U站”“爱心家园”等服务阵地进行了全面升级,增设了母婴休息区、紧急医疗箱等贴心设施,志愿者们的服务更加专业、周到。目前,龙华区的12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均已实现全年无休运营,成功构建起了“15分钟志愿服务圈”,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