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全国青年文明号班组安全生产55年
甲班三调:安全是永远的追求

发稿时间:2024-09-25 09:2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两代甲班三调组员在机车头前“合影”。左侧为第九代甲班三调调车组成员,右侧为第二十代甲班三调调车组成员。谢永强 赵波/摄

  8月31日晚,广西柳州突降暴雨,甲班三调一名连结员正在做防溜措施,确保列车安全。赵波/摄

  安全生产20120天——9月19日,走进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车站下辖柳州南编组站(运转一车间)甲班三调(甲班组第三调车小组的简称——记者注)荣誉室,一个醒目的数字映入眼帘。

  “在全国铁路40多个主要编组站调车班组中,我们目前保持着安全生产天数最高纪录,已实现安全生产55周年。”甲班三调第二十任调车长刘斌清自豪地说,他所在的班组共有5名成员,平均年龄28岁,是广西铁路线上最年轻的班组之一,日常负责列车编组、溜放、取送等工作,用巧手将满载货物的车辆编制成列,为列车走南闯北保驾护航。

  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甲班三调这个成立于1965年的金牌班组,历经岁月锤炼,始终坚持铸牢思政高地,引领青年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使“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精神代代相传。截至2024年9月19日,这个青年团队累计安全编组列车16万多列,调动车辆700多万辆,他们用奋斗和坚守,不断刷新安全生产新纪录。

  在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

  20120——对于甲班三调的成员而言,这是一个从历史的尘埃中走来的数字。

  时间的指针拨回55年前,1969年8月18日中午,由于甲班三调一名制动员精神状态不佳,调车作业时发生车辆脱轨掉道事故,导致班组一直保持的安全天数瞬间清零。

  “那场面我一生难忘:煤渣倾覆一地,天空中弥漫着扬起来的黑色煤灰。”时隔多年,时任调车长卢汝南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在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从那以后,每一位进入甲班三调的新成员,都要接受“入调”第一课——“8·18”事故警示教育。

  出生于1999年的连结员胡利峰2020年从其他班组来到甲班三调。报到第一天,初生牛犊的他准备到调车场上“一展身手”。不料调车长刘斌清却带着他来到甲班三调的荣誉室,讲起了当年事故的始末。

  “……当时班组前辈们痛定思痛,总结出一条长期沿用的传家宝:‘严、细、勤’的工作精神。到了20世纪90年代,甲班三调通过班组集中讨论,总结出‘严、细、勤、精’的新一版工作精神,并延续至今。”

  听完讲解,胡利峰原本有些浮躁的心顿时沉静下来。看着荣誉室内锈迹斑斑的牌匾、泛黄的手写奖状、黑白的老照片、经反复擦拭过的奖杯,他既觉得“压力山大”,又深感使命在肩。

  “甲班三调的安全接力棒如今交接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必须守住安全底线,把班组这块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刘斌清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说。

  此后,胡利峰踏踏实实在岗位上沉淀,每天泡在调车场苦练观速观距及手信号等,今年还在全路车务系统平面调车作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第十名的好成绩。

  “我一入职就来到甲班三调,上完第一课,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觉。因为班组要求高,当时觉得压力很大。”谈到“入调”第一课,现任柳州车站运转二车间党总支书记谢永强印象深刻。

  一次,他和同事一起经车站编组场33道去东禁溜区取一列禁溜车,当时信号机虽然显示白灯开放状态,但他们还是发现了隐患。“道岔位置不对,赶快撤出股道!”调车长立即呼叫司机停车,及时消除了一起调车安全风险。

  “现在回头看,当初那一课足够深刻,让我在日复一日的调车工作中始终心存敬畏,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他感慨道。

  在柳州车站党委书记旷邕华看来,“入调”第一课最大的意义之一,是让青年认识到“安全生产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岗位行动。铁路车辆载重以吨为单位,人在设备面前是很脆弱的,上好安全第一课尤为重要”。

  为此,柳州车站聚焦“入调”第一课下功夫,组织每一任调车长坚持做好新加入职工的历史普及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青年奠定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安全观。

  对违章违纪作业现象零容忍

  “调车工作犹如在刀尖上跳舞,在虎口里拔牙。”在甲班三调第七任调车长王忠强1990年的日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调车工作之难可见一斑。

  柳州南编组站于1965年建成投入使用,为区域性特等编组站,是湘桂、焦柳、黔桂这3条铁路干线的枢纽,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主要办理货运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任务,每天编组列车超过1.3万辆,被誉为广西铁路运输的“心脏”。

  若血脉不通,心脏何以搏动?作为畅通运输的车辆“编织者”,甲班三调保持着平均每班编组18列、作业近百钩、调动车辆1600余辆的高光成绩。

  “正常编组一趟车需要30分钟左右,我们只需要25分钟。一个班下来,能多编组足足3趟列车。”刘斌清笑着道出背后秘诀,“那就是传承贯彻‘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班组精神,这也是我们的优良家风。”

  调车长的“严”,班组成员张艺霖在上班第一天便感受到了。当时的他按照原作业习惯,在巡视检查车辆连挂状态时抄了近路。这本不违规,但刘斌清发现后却严厉批评了他一顿,“你少走几百米,安全风险就会多几分。万一出了事,这份责任我们谁都担不起”。

  自那以后,张艺霖老老实实将岗位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里,甚至还会自我加码——多跑一下、多练一下、多看一下。

  在张艺霖眼里,调车长刘斌清不仅工作严格,嗓门还格外响亮——后来他才知道,调车作业十分繁忙,无论天晴下雨、寒冬酷暑,一个班12个小时连轴转,尤其是下半夜,担心大伙精神状态不佳,刘斌清便时不时用嗓子大声吆喝,让大家更集中注意力。

  循着时间的坐标轴往回看,甲班三调传承优良家风保运输安全的例子不计其数。2013年9月17日凌晨,当时的班组成员、制动员周怡和在东禁溜线取一组机保车。可细心的周怡和发现道岔开通位置通向土挡,没开通调40信号机。他立即通知司机停车,防止了一起挤岔掉道事故。正是因为班组多年来对违章违纪作业现象的零容忍,才成就了两万余天的安全天数。

  如今,“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这16个字挂在调车楼墙上,每天甲班三调的组员上下班都会从这句标语下经过。他们已经养成习惯,经过一次,默念一遍,班组精神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个组员的心中。

  人才小高地这样锻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甲班三调的安全接力棒传到了平均年龄28岁的5名年轻人手中,其中有4名为95后。其他单位的同事也曾投来好奇的眼光说:“他们这么年轻,能干好吗?”

  数本厚厚的笔记本对这些质疑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原来,为了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水平,每次开工前,调车长都会组织“班前一问”,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技规”“行规”“国铁调车作业标准”等各类知识。

  答不上来怎么办?那就抄!背错一条规章抄3遍,是甲班三调延续下来的传统节目。胡利峰至今仍清晰记得,“技规”的第288条规章足有400余字,他抄了3页纸,将规章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光抄也不是办法,班组成员一商量,自2021年起推出“末位主讲”课堂,安排在单位组织的月度考试中排名垫底的职工上台做主讲人,为班组讲解业务难点。

  “要想当好主讲人,首先自己要把业务知识吃透。这种方式能保证学习入脑入心,避免业务学习流于形式。”刘斌清总结道。就这样,大伙的笔记本越写越薄,印在脑海的知识点积蓄量变,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质变飞跃。

  在这种互相鞭策、共同进步的氛围下,甲班三调业务技能水平常年在单位中名列前茅。这些年来,柳州车站党委还以甲班三调品牌为示范引领,组织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将“甲班三调”打造成铁路车务系统的人才摇篮。

  数据显示,甲班三调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100多个;历经20任调车长,轮换了231名职工,培育出一批批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是车站当之无愧的人才小高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通讯员 戴佩芸 张海鑫 李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