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庐陵,一个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毕业于洛阳理工学院,自2015年洛阳文旅兴起,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4年,孟庐陵在一家私人博物馆做设计,他拿着每月3500元的工资和家里5万元投资,与大学同学开启了创业征程。由于前期需要投入大笔研发费用,启动资金很快就耗尽。于是,为了补贴文创,他们摆地摊卖纪念品挣钱。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洛阳游客虽多,但大同小异的小商品竞争激烈、价格内卷。
他开始琢磨,既然自己学的是平面设计专业,总得做点什么原创产品。网上一条关于“聪明药”的新闻给了他灵感,他便设计了“后悔药”“创意糖果”等食品类文创产品。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这款产品一炮走红,两年累计销售70万盒,他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是在这一年,他迎娶了陪自己创业的妻子。
为了让顾客免除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他成立了品牌“镇捣蛋”(“真捣蛋”的谐音)。
得到顾客的正向反馈后,他更加专注于洛阳本土文化产品。2016年,他开创了洛阳首家文创店,推出手绘地图、冰箱贴、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在微博上收获很多游客的认可,随后又陆续开了3家门店。
2018年,他又开始琢磨什么样的原创产品既能代表洛阳,还能受年轻人喜欢。此时,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洛阳古墓博物馆)一个出土的文物给了他启发,他便以“还原考古体验”为设计理念,设计出了“考古盲盒”的初代产品。
2019年3月,他与河南博物院共同投入研发,通过6次迭代,将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拆盲盒”与“考古”结合,体验者通过盲盒里的迷你版专业“考古工具”体验考古过程,了解学习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以“失传的宝物”命名的考古盲盒系列产品最终成型。
随后,他又一次投资开发数十款产品,但由于销售渠道局限,产品积压,创业再次陷入困境。
“都想好了,年底发了工资就解散,已经没钱生产了,实在快坚持不住了。”2020年9月,孟庐陵的公司账上仅剩3万元。
然而,临近年底,与河南博物院合作的“考古盲盒”突然爆火,2000个盲盒一秒售罄,孟庐陵的创业之路峰回路转,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老板见销量火爆,同意他延期支付定金,公司也慢慢从深渊走上正轨。
孟庐陵深知做文化产品要不断输出文化价值,他不断投入研发资金和员工力量,又相继推出约50款文创产品,去年一年公司营业收入达900多万元。
孟庐陵说,他与城市相互成长、相互赋能,洛阳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从创意到生产销售再到产品落地形成正向循环。
“我愿意与年轻人分享经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作为团洛阳市委成立的洛阳市青年社群联盟轮值主席,他希望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文创经验总结复制出去,通过合作共同开发的模式,链接资源,带动洛阳文旅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璐璐 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