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运物资、抢通道、清淤重建……181支青年突击队奋战安徽黄山防汛抗洪一线
为了抢出“生命通道”,再难再累都值得

发稿时间:2024-06-25 09:2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黄山市微公益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在运送生活物资。受访者供图

  在内涝严重的小区组装抽水机器、在河水倒灌的地下车库排水、在受灾严重的地区发放物资……从6月20日起,黄山市微公益志愿者协会项目主管程秋每天睡觉不到4个小时,她和140名志愿者一起,奔波在抽水排涝、转移群众、运送物资的路上,已经记不清到过多少个小区和村庄。

  6月19日至21日,安徽省黄山市多地降大暴雨,局部遭特大暴雨侵袭,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截至6月23日晚间,安徽黄山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共发动181支青年突击队投身抗洪防汛、转移群众、运送物资、清淤重建等工作,在防汛一线筑起“青春堤坝”。

  85后程秋记得,6月20日,雨势很大,志愿者们从外地紧急协调来“龙吸水”排水抢险机器,和消防等部门人员共同使用机器排水,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机器发动机皮套用坏了十几套。

  6月21日,她和志愿者转战物资运输工作。饮用水、自热米饭、粮油、女性用品包……程秋和志愿者跟车运输各种救灾物资,到受灾严重的村居进行发放。

  她和志愿者前往黄山休宁县东临溪镇一心村,给一户低保户家庭送饮用纯净水。对于志愿者的到来,老人十分感激。程秋看到,由于该户地势较低,家中积水几乎淹没胸口,家具和电器都漂在水里。志愿者们帮他清淤排水,并对家庭物资需求进行登记和回访。

  连日来,程秋每天凌晨两点半回到家,5点,天一亮,她又要前往一线洪水救灾指挥部,开始一天的物资转运和发放工作。她深有感触地说:“家乡发生洪水,作为年轻人,要扛起救灾的责任和担子,即使再难再累,也不能退缩。”

  由于连日暴雨,位于皖南山区的歙县受灾较重。6月20日,距离歙县县城30余公里的木石里村附近出现山地滑坡,导致道路塌方,出村唯一通道X008县道被堵,100多名村民被困,情况紧急。

  6月20日晚,中铁四局扬之河大桥项目负责人付启家接到20公里外的木石里村村干部求助电话,他第一时间集结救援力量,38名青年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组成青年突击队。

  付启家和同事先去勘察现场情况。“路基被损坏,车辆只能行驶在路段的一侧,平时20分钟的车程,这次走走停停很长时间才到。”付启家讲述道,当晚他和同事坐在车里,借助车辆灯光,看到路边山体不断发生小型滑坡,遇到车过不去的地方,就要下车步行翻越山坡勘察。

  6月21日凌晨4点,付启家一行终于到达木石里村附近的第一个堵点,经初步勘察发现,X008县道沿线发生了十余处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最大一处滑坡土方近8000立方米。“道路水毁,造成救援车辆通行困难,救灾物资运输受阻,抢险迫在眉睫。”

  现场通话信号中断,他驾车到一公里外的地方打电话,布置救援方案。3小时后,青年突击队人员驾驶多辆挖掘机、推土机、铲车、土方车陆续赶到救援现场。由于县道较为狭窄,现场施工作业面小,一些大型设备施展不开,青年突击队决定采取“先人工清理再设备挖掘再人工清淤”的方案。

  大家扛起铁锹、拖着麻袋,冒着二次滑坡的风险,迅速展开道路抢修工作。连续数小时冒雨作业,很多人体力透支,有人双手磨出了血泡。“我们当时就一个念头,只要能打通这条路,再难再累都值得。”90后青年突击队成员刘奥说。

  6月21日下午3点左右,第一个堵点被打通,青年突击队一些人员留下清淤,其他人奔赴下一个点位救援。“加快进度,用最短的时间,抢通受损的公路。”6月22日中午,付启家讲话的声音有些嘶哑。连续高强度奋战,大家没有丝毫懈怠,继续争分夺秒配合相关部门疏散被困人员。

  经过两天一夜奋战,6月22日晚间,一条通往木石里村约10公里的道路基本被打通,为受灾地区抢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6月20日,皖赣铁路沿线歙县火车站附近线路两侧出现边坡塌方,导致火车停运。下午2点,这支来自扬之河大桥项目部的救援小队,组织7台设备前往开展抢修边坡塌方任务,经过7个小时冒雨作业,累计清理边坡塌方约100立方米,及时保障铁路运行安全。

  在歙县,29支青年突击队奋战在一线。歙县公安局团委书记程璐讲述,单位迅速成立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女队员留在主城区帮助转移群众、运送物资,男队员组成小分队前往镇村抢险一线。

  程璐说,6月20日凌晨,绍濂乡岭口村的12村民组、13村民组与外界相连的道路出现多处塌方,山洪冲塌了道路、小桥和电线杆,这两个村民小组几乎成了“孤岛”。几十户受灾村民的情况牵动人心。

  青年突击队8名特巡警同王村派出所3名队员坐在挖掘机铲车的铲斗里,蹚过洪流,手脚并用地翻山前往现场。十几里山路上,困难重重,途中有毒蛇侵扰,一些队员双脚陷入塌方的淤泥中。6月20日晚9点30分,突击队抵达位于长陔岭山坳最深处的岭口村13村民组,第一时间上报大山深处的险情。

  队员们在一户群众家中歇脚,商量救援对策。6月21日凌晨,大家继续进村上户核查灾情,帮助受灾农户清理淤泥,安抚灾民情绪。6月21日下午5点,他们配合当地政府运送分发直升机空投的食物。连续工作两天一夜,身上衣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工作完成后,他们顾不上休整,又前往绍濂乡小溪村等交通中断、通信不畅的村落帮助救援。

  当天,歙县公安局团委组织委员、刑侦大队民警汪泽毅带领16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小分队,赶赴受灾严重的绍濂乡开展防汛、清淤等工作。

  下午3点左右,突击队到达绍濂乡乡政府所在地五丰村,大家戴上手套,手拿铁锹、扫帚迅速投入工作。“这里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前往现场的路上,有多处塌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道路两旁不少房屋、车辆受损。”

  小分队主要负责道路疏通、清理淤泥、清洁路面,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抗洪救灾工作。路面堆积着混杂大量泥浆的杂物,不好用工具处理,小分队三五人一组用手拖拽、搬运,经过近5个小时不间断奋战,乡镇主要道路上的垃圾、淤泥基本清理完毕,道路也恢复通行。

  让汪泽毅感动的是,清理过程中,有群众看到队员们汗流浃背、十分辛苦,自发送来一些食物和饮用水。“乡亲们的生活受到洪灾影响,仍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帮助,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朴实,感受到和人民警察的血肉联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25日 07 版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