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齐抓共管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发言摘编

发稿时间:2024-05-07 11:2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现场。

  编者按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近期在京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规划》实施情况,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经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授权发布,现将国家统计局、上海市、山东省、长沙市、成都市等有关部委和地方的会议交流发言内容,整理刊载如下。

  ——————————

  守正创新 砥砺前行

  推动青年发展统计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

  自2017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以来,国家统计局始终高度重视并全力配合共青团中央开展《规划》实施统计监测工作,为监测《规划》实施进展提供统计支持。2023年,在统计监测组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国家统计局切实履行统计监测职责,深入开展青年领域统计调研分析,扎实推动青年发展统计监测工作。

  一、推进青年发展统计监测制度化,扎实做好青年发展规划统计监测工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青年发展统计监测制度》,涵盖10个青年发展重点领域,共包含23张报表80余项指标,涉及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进一步提升统计监测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与共青团中央联合牵头召开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统计监测工作协调会,协调各部门及时报送青年相关统计监测数据,协助共青团中央修改完善《2022年〈规划〉统计监测报告》。

  二、加强交流、密切合作,扎实推动《规划》实施取得成效

  一是参加部际联席会议季度协调会、新一轮青年发展规划编制专题研讨会,积极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中期评估调研、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论坛等,进一步加强部门间业务交流。二是派员为中央团校参训团干部授课,在全国社会统计业务培训班上进行青年发展统计监测专题培训,加强地区层面青年发展统计监测培训指导。

  三、聚焦青年健康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加强青年相关统计分析

  围绕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研学旅行等青年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多篇调研报告,为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统计参考。

  下一步,国家统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适应青年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履行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统计监测组牵头单位职责,与共青团中央共同推动落实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为《规划》实施提供更加扎实有力的统计保障。

  ——————————

  突出规划引领 融入城市战略

  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

  中共长沙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刘汇

  长沙是一座青春之城,100多年前青年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就发出世纪之问、青春之问,如今的长沙已经成为享誉国内的青年向往之城,不断折射星城的时代风姿。长沙近10年人口增长300万以上,其中青年占比80%。长沙以参加全国试点为契机,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进一步焕发城市的青春活力。

  一、把准“总基调”,推动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牢固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将青年元素融入城市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一是坚持党管青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制定规划,系统推出“一方案一意见一规划”的综合配套顶层设计,在全国率先出台《长沙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规划》,推动“试点”向“常态”建设全面升级,连续两年将青年发展纳入市委全会工作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聚焦青年需求。征集智库专家、政协委员和青年意见1300多条,聚焦青年“急难愁盼”问题提出建设“五个青年之城”、实施18项重点行动及10个专栏工程的规划总体框架,确保以精准决策回应青年诉求。三是助力引才引智。以规划指导出台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研发人才政策十条”等青年政策举措130条和青年实事项目77个,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青年人才支撑,获评2023年度“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二、优化“大环境”,促使规划赋能青年成长。按照“五个青年之城”规划目标,提质提档青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营造“长沙友好、青年有为”生动局面。一是建设更具凝聚力的青年友好之城。全市新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200家,建成口袋公园200多个、青年之家400余家,“15分钟青年活力圈”拉近了青年与城市的距离。全市11家青年驿站累计服务青年1万余名,全面形成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阶梯式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筹集保租房项目11万套,缓解青年购房住房难题。二是建设更具创造力的青年乐业之城。推动产业引青、平台聚青、就业促青,连续3年开展长株潭一体化青年行动,引导300余万青年主动建功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和17条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等,促使“产、城、人”相得益彰。围绕青年消费特点培育茶颜悦色、文和友等80多个新消费品牌,带动青年就业超10万。三是建设更具驱动力的青年进步之城。连续两年实施“城市合伙人”超级实习生项目,吸引全国近300所高校学子来长实习体验,打响职业教育“楚怡”品牌,开展“青苗”阅读计划,创新推出“青年夜校”,有效搭建青年社群交流共进平台。四是建设更具向心力的青年幸福之城。全力完善“婚生教养”全链条服务,举办青年联谊交友活动150余场,每年扩充基础教育学位近10万个,全市685家托育机构提供托位3.6万个,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五是建设更具感召力的青年文明之城。充分挖掘长沙“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红色资源,创建“雷锋家乡学雷锋”品牌,做实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希望小屋”1000余家,超60万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基层服务、安全稳定、生态环保一线。

  三、打好“组合拳”,完善规划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全力全域推进规划落地实施。一是高标准推进。开设“党政领导谈青年发展型城市”专栏,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推动,全市9个区县(市)全部入选省级县域试点并积极申报第二批全国试点,确保全市上下既一体推进又各具特色。二是强有力保障。将建设试点纳入了绩效考核和督查范围,常态化召开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专题会议等,成立了包括35个市直单位的工作专班,明确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三是全社会参与。常态化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一江两岸灯光秀”青年创意大赛等城市活动,首创0731长沙城市青年节,打造《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培育青年发展型园区7个、街区10处、社区19个,青年共建共享氛围已然形成。

  青春长沙,活力之城。长沙将通过“深化一批试点、制定一批政策、推出一批项目、打造一批场景、形成一批案例、开展一批活动、凝聚一批团队、联系一批智库、培育一批骨干、探索一批标准”,持续抓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和规划实施,打造青年心生向往、人生出彩的现代化新长沙,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作出更多长沙贡献。

  ——————————

  以创新点亮“年轻力”街区

  全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 上官剑

  2022年“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写入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2023、2024连续两年,“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全域推进、构建形成“三四六”工作体系(即“城市、城区、街镇”三个层面,“街区”“园区”“社区”“创新实验室”四大场景,以及“空间场景、工作机制、政策服务、活力创城、数字化平台、指标监测”六大要素),全力打造56个青年发展型试点街区,成为城市的基本单元、青年发展的典型场景、创新赋能的集成空间。

  强化工作协同,以全局视角谋划试点街区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保障机制,从营造青年发展的良好城市生态出发,打造“年轻力”街区。一是发挥上海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的机制协同效能。成立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同、社会参与、青年担当”的工作机制。推动上海16个区、临港新片区将试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发挥规划的目标协同功能。街区建设主动融入区域发展规划,充分结合地区发展战略、产业特色、政策体系和青年特征。结合青年发展规划内容,成立青年创新、青年宜居专门工作小组,确保街区建设与规划方向一致、措施精准。三是发挥指标监测和理论研究的协同支撑效力。融合青少年发展状况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两大指标体系,形成街区建设指导框架。成立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智库联盟,完成系列研究18项,为街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规划成立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学院。

  突出特色打造,以个性赋能打造青春魅力街区。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区域发展特质,打造知青年、懂青年,有个性、有内核的魅力街区。一是围绕“高校集聚”,打造知识密集型的活力街区。杨浦区大学路街区充分利用高校集聚优势,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连接起来,形成高密度“垂直开放街区”,面向大学生、青年白领、在地居民释放7×24小时创新活力。徐汇区衡复街区以音乐为主线,探索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新模式,打开沿街空间,整合周边音乐课堂,联通街角花园、百年历史建筑和沿街店铺,共建“永不落幕”的音乐街区。二是围绕“产业集聚”,打造职住平衡型的样板街区。浦东新区充分利用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的机遇,探索在张江科学城、陆家嘴金融城规划建设24小时创新生态单元,营造青年8小时宜居、8小时乐业、8小时休闲的高品质、数智化空间。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毗邻大零号湾等科创园区,以低租金、可负担的“一张床”,配置餐饮、超市、理发、快递、接驳班车等功能模块,筑起来沪青年“安居梦”。三是围绕“商业集聚”,打造文旅融合型的潮酷街区。黄浦区TX淮海定位“年轻力中心”,首创“策展型零售”,突破艺术、文化、体验与消费的界限,融合本土文化记忆与国际时尚元素,成为青年潮流新地标。青浦区蟠龙天地在城中村改造中充分把握青年发展需求,依托古镇文脉、建筑肌理和天然水系,打造江南水乡版“新天地”,成为年轻人新文旅“打卡地”。

  凝聚工作合力,以要素整合推动希望之城发展。充分整合“场景”“政策”“人”等要素资源,激活街区年轻力。一是复合场景发力。上海到2025年规划建设20个“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探索“街区×实验室×创新学院”的复合场景发展模式,打造富有韧性和活力的街区创新生态。二是政策服务供给。上海团市委联合相关委办局,纵深实施青年创新、就业、安居、健康、婚恋“五大服务计划”,利用多样化街区场景落地政策、导入资源。三是公众参与聚力。上海通过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SEA-Hi!论坛、“多带一个朋友”系列活动、青年汇智团等平台,共商共议城市建设,让城市实现“为青年人而建”和“与青年人共建”双联动。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上海将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注重规划逻辑与发展逻辑、组织资源注入与自组织行为引导两个结合,把握年轻视角、年轻气质、年轻行动三个维度,精心打造“年轻力”街区,全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书写人民城市建设的青春篇章。

  ——————————

  把握城市更新契机 推动青年友好有为

  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 陈彦夫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写入党代会报告、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推动青年融入现代化成都建设总体布局,将青春元素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加快打造奋斗中不失安逸生活、舒缓间不坠青云之志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目前,全市14-35岁青年人口近690万、占常住人口近1/3;近6年新落户青年人才73万人,其中2023年新落户7万人、占全年人口净流入的51%,越来越多青年筑梦成都、圆梦蓉城。

  一、站位青年视角,深入营造青年友好城市氛围

  成都坚持在城市发展中充分考虑青年需求,不断提升适宜青年发展的城市功能品质。一是走进青年广泛开展调研,覆盖企业、高校等领域青年5万余人次,收集青年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建议,推动构建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指标监测体系,将青年诉求作为城市规划重要考量、纳入城市体检重要内容。二是聚焦“适青化”丰富城市功能,精细利用屋顶、滨河等“剩余空间”,推出“立交桥下的运动空间”“回家的路”社区绿道等青年发展项目,有机植入婚恋交友、创新创业等功能,建成“金角银边”青年场景229个。三是借力大运会改善美学体验,突出青年视角加强城市美学设计,针对性实施城市干道提升、建筑立面美化等行动,建成富有青春气息的美丽街角726个、美丽街巷524条,二环高架“空中花带”等景观赢得参赛大学生和市民群众广泛称赞。

  二、拓宽发展空间,不断激发青年建功立业活力

  成都坚持在城市建设更新中为青年搭平台、建舞台,引入孵化载体千余家、服务青年创业项目1.2万个,让广大青年享有更多的人生出彩机会。一是强化老旧街区改造,鼓励青年通过创办生活性服务企业等方式,主动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创新改造玉林路、望平坊、三色路等街区,催生一批青创小店、后备箱集市等青年化商业场景,实现“一店一品牌”“一街一地标”。二是着力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有机改造红砖厂房、锅炉烟囱等建筑,打造灵活多变的创业空间,引入主题集市、文创展演等青年喜爱的活动,推动电子管厂、乐器厂等老厂区蜕变为东郊记忆、梵木艺术馆等新地标,为青年创新创意变现夯实载体支撑。三是深入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布局建设23个青年发展型社区,构建党组织、团组织、青年一体贯通的社区工作网络,引导153万青年志愿者融入“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动员3万余名“小青椒”参与大运会志愿服务,为青年参与基层治理实践提供施展空间。

  三、创造美好生活,推动青年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成都始终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着力为青年打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家园。一是围绕实现青年安居梦想,通过存量住房改造、非居住存量房改建等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近20万套,规划建设人才公寓近10万套,提档升级供来蓉求职青年短期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28个,切实保障青年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二是聚力缓解青年婚恋生养难题,改造利用社区综合体和国有闲置资产,推进“蓉易托”社区托育中心、公园式婚姻登记处等功能设施建设,为青年提供婚恋交友、养幼托育等便捷服务,有效解决青年后顾之忧。三是着力培养青年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大运场馆惠民开放,打造天府绿道健康行等品牌活动,夜爬龙泉山观日出、环城绿道百里骑行等逐渐成为成都青年生活新时尚。

  面向未来,成都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助力青年发展、做好青年服务,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篇章凝聚更加广泛的青春力量。

  ——————————

  完善住房服务体系办好青年实事项目

  山东省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 殷世逸

  一直以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部际联席会议部署要求,把为青年办实事、提升青年获得感作为《规划》实施的重点,创新开展“青年优居计划”,切实破解青年住房难题。

  一、紧扣青年住房需求,找准项目“切入点”。2023年初,在青年住房保障专题调研基础上,推出“青年优居计划”,通过“青年优驿”“青年优徕”“青年优购”三个具体项目,针对性地解决青年过渡住房、租房和购房不同阶段的困难。调研发现,租房青年比重最大,租房年限逐渐拉长,超过半数受访青年接受5年以上长期租房。为此,重点实施“青年优徕”项目,采取“政府出政策,企业供房源,团委强服务”的模式,充分整合各级国有平台公司持有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房和低效房源,打造价格优惠、配套完善、服务贴心的集中性青年住房租赁项目。规范“四个一”建设标准,即:一套硬件,房间“拎包入住”,公共区域贴合青年特点设置6大功能区;一套软件,依托“青春山东”App实现便捷查询、线上直租等功能;一套政策,在原有优惠补贴基础上,再给予市场价格10%左右的专属补贴,最高优惠可达30%;一套服务,将“优徕青年社区”作为基层青年工作主阵地提供“清单式服务”。目前已建成79处,提供房源1.4万套,惠及青年近万人,实现全省16市全覆盖。同时,实施“青年优驿”项目,广泛整合宾馆、公寓等资源,为来鲁求职青年提供“限时免费”“短期低价”过渡住房及就业指导等配套服务,重点解决“过渡住房求职季需求量大,但房源少、价格高”的问题。目前已打造564处驿站,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实施“青年优购”项目,用好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出台青年购房政策72项,发放购房消费券12.16亿元,财政支持17.31亿元,切实缓解青年购房压力。

  二、科学设计工作路径,汇聚多方“共赢点”。紧盯与青年住房相关联的“痛点”问题,积极回应各方需求,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不花财政一分钱,在多方共赢中实现“青年优徕”项目良性运转。以项目建设实现“为企业纾困”,盘活了国有平台公司的闲置房源,空置房源改造为“优徕青年社区”后 “一房难求”,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以项目运营实现“为青年解忧”,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有序衔接,全链条保障青年“安居梦”,特别是解决了青年在租赁关系中不对等、话语权缺失问题,改变了传统的房主与租客之间的关系,让青年感受到“温暖的家”。以项目活跃实现“为基层赋能”,“优徕青年社区”作为青年工作阵地,逐步凝聚起一大批青年社会组织,也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成长教育、社群社交活动,一定程度缓解了团组织基层“四缺”和“神经末梢不灵敏”问题。

  三、健全优化工作机制,激活持久“动力源”。推动“青年优居计划”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注重发挥机制建设管根本、利长远的作用。健全优化统筹推进机制。推动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强化政策协同、增加资源供给,联合省委组织部等5家单位印发“青年优居计划”实施意见,建立市县两级工作专班或专项对接沟通机制,凝聚了关心支持青年住房保障的工作合力。健全优化建设管理机制。坚持把好项目准入、过程管控和验收等环节,定期开展实地调研、暗访抽查,深入了解青年感受,积极回应青年关切,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坚持“破冰不兜底”,对运转成熟的项目交由地方政府、企业长期运营。健全优化作用发挥机制。不断强化“优徕青年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对青年的影响覆盖,推动入住青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特别是引领他们在志愿公益、社区治理、基层团建等方面担当责任、发挥作用,探索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接下来,山东将不断拓展“青年优居计划”实施成效,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纵深实施贡献更多山东智慧、山东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07日 06 版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