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承德双桥区委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围绕“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共青团的枢纽功能,广泛凝聚团青力量丰富拓展基层组织形态,以世纪城社区为改革试点,聚焦社区治理重点领域,打造社区青年平台,通过多领域“扩圈”、多层次“融圈”、多维度“破圈”,整合区域内多方资源,推动共青团工作落细落实,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多领域“扩圈”,让青年“聚”起来
世纪城社区聚焦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律和青年聚集发展要求,打造承德市首批青春社区,衔接贯通党、团、队育人链条,打造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的“青年突击队”。一是联动少先队员。将少先队校外实践延伸至小区内,打造世纪城社区少工委,搭建少先队员参与社区治理新路径,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居民群众更加关心、关注城市建设发展,为城区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凝聚起更为广泛、牢固的内生力量。二是联动新就业群体青年。聚焦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青年,依托“小青星”志愿服务站为期提供力所能及的贴心服务。三是联动非公领域青年。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团建规范化建设,经过联建共建摸排,以建立承天、华川律师事务所2家非公企业团组织,激发非公领域团建活力。四是联动高校青年。抓住“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契机,加强和承德医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3所驻承高校团委的沟通联络,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和高校人力资源优势,动员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治理。五是联动驻区单位青年。牵头搭建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青年工作联盟、市区两级双报到人才联盟等平台,引导驻区单位青年积极助力区域发展。六是联动青年社会组织。双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德蓝天救援队常态化入驻,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服务,定期开展寸草心爱老敬老志愿服务项目。蚂蚁力量承德儿童义工团在社区定期开展儿童公益活动,关爱未成年成长。
多层级“融圈”,让基层“活”起来
世纪城社区探索引领广大青年团员依托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中心、社区青年中心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把广大青年更广泛地聚集到城市发展建设、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中来。一是团区委示范带动牵头搭台。巩固深化与学校双层级结对共建机制,充分用好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专业化工作平台,广泛链接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引导高校青年大学生助力社区建设发展。二是街道团工委主动作为发挥优势。积极发挥辖区帮建单位、社会组织资源丰富优势,推动实施了“益情系祖国未来保护少年权益”活动、“青春自护 暑期安全”爱心托管班、“寸草心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一对一”心连心伙伴结对关爱困境青少年行动等项目,逐步形成一批有实效、可持续、能复制的品牌项目。三是基层团组织因地制宜积极对接。利用寒暑期常态化招募大学生基层实践岗33人次,推动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利用个人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微设计等,实施“团团结对”行动,每月至少开展1次“团团结对”活动,打造1个思想引领、青少年发展需求,志愿服务等特色服务项目,力争做到青年服务广覆盖、全覆盖、真覆盖。
多维度“破圈”,让成效“实”起来
世纪城社区团总支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商圈等资源,建成青年议事厅,充分发挥青春建功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成为青年社团日常活动集散地,畅通“团组织保障场地-社团组织活动-社群联系青年”的运行链,打造名副其实的青年人才友好型社区。一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为了提高辖区商户的经济利益,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居民,社区成立了承德市首家“商户服务驿站”,并把商户中11名流动团员吸收到了社区团组织中。驿站以“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友爱互助,资源共享,利民服务“为宗旨,力求在社会管理服务上实现商户与居民共赢的局面。二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展现担当作为。依托社区“党建网格”划分,实施“区一街道一社区一小区”四级志愿者管理和“1+12”志愿服务机制,建立了“世纪城社区青年志愿者”微信群。常态化开展助力疫情防控、“寸草心敬老爱老”、文明城市创建等系列活动,成为协助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三是促进青年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创建世纪城社区“青年会客厅”和城市书房采取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举办青联大讲堂助企纾困、青年读书分享等活动11场,惠及230余人;扶持在社区青年中有号召力的一批骨干,牵头成立书画社、舞蹈社、乒乓球社、篮球社4个青年社团;开展社区青春行动,与属地学校、青年社会组织联合开展课后“青”服务、助老“青”行动、我与社区“童”成长、“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