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社区青春行动启动以来,团中山市委聚焦社区建设发展规律和青年聚集发展需要,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态和工作方式,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功能,构建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人员、项目、阵地、资源“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打造中山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引领广大青年在社区中提高参与意识、加强实践锻炼、增长本领才干,成为协助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高位推进,推动青年工作板块入驻社区
以中山市“同心园”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的要求,将团支部、少工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青年之家”、青年社区学院等团的队伍、阵地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打造“五类一体”的服务矩阵,让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青年志愿者、本地大学生和社会青年这五类群体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成长成才。全市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入驻团组织、少先队活动室277个,实现全覆盖;建设“青年之家”220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68支,举办创新创业、艺术课程等青少年活动约2500场、覆盖人数超20万人次。
搭建平台,引导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
一是指导47家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青少年事务社工和青年志愿者骨干等新兴青年群体的联系、凝聚、服务、引领,积极组织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常态化开展社区青年活动。
二是打造中山市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组织青年社会组织走进社区,为社区活力提升出谋划策。“伙伴计划”共吸引超过50家青年社会组织参与,以创享会的形式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领域进行交流分享、需求表达及资源对接等,共帮助青年社会组织链接文化产品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源约700万元。
深化服务,打造多元活动品牌活化社区
一是打造“阳光行动”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社区内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联动青年志愿者、青年企业家、青年团干、青少年事务社工组建帮扶队伍,通过团体活动、游园会、个案帮扶、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入户探访等形式,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社区重点青少年群体管理和教育引导,解决实际困难,做好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累计服务2万余名青少年,逾700名青少年事务社工投身社会治理创新服务,获市委政法委15万元种子资金支持,同时链接社会资金和爱心物品近2万元。
二是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策划实施一批青年服务青年、青年服务社区的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青年拾分爱”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内青少年开展衣物回收、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开展“平安使者”应急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开展自护教育、防灾减灾应急教育等;链接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及中山市心理卫生协会资源,开展“悦动心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开展“七彩假期”寒暑假公益课程,助力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是打造行动实施社区个性化活动品牌,以建设“温暖”“活力”“美丽”“和谐”社区为理念,积极开展各类青少年服务活动。东区街道桃苑社区开设“430课堂”冬令营、“快乐暑期”青春加油、“儿童防性侵课程”进校园等项目,面向快递、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等开展“暖蜂行动”,积极引导新就业、新业态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活动;西区街道彩虹社区以“青年之家”建设为牵引,推动“儿童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阵地建设,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活动场所;小榄镇东区社区着力推进“雏鹰归巢”计划,让“返家乡”大学生唱主角,为青年搭建学习实践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社区青春行动实施社区开展各项青少年活动时长逾14306小时,有效服务对象近35000人,参与提供服务的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事务社工近34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