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团湖南省委以省会长沙14个团中央实施社区为示范,在全省105个社区全面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实现14个市州全覆盖。2021年以来,创新推出“坚持党团主导联合拉队伍、坚持立足社会联通聚资源、坚持以用为先联营建平台、坚持需求导向联手做项目、坚持育人为本联贯树文化”的“五联”经验和“党委领导、团委主导、社区主抓、青年参与、社会协同”的“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城市社区打造成青年想来、爱来、常来的青春团聚地。
高位推动,以全局部署增强行动定力
准确把握共青团改革向基层延伸与推进社区青春行动的逻辑关系,围绕团湖南省委改革“四位一体”育人理念,着力提升共青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贡献度。一是加强领导统筹。成立由团省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工作专班,先后召开全省工作推进会2次,培训交流会4次,深入社区督导21次,制定各部室责任清单,出台考评细则和指导手册,编发工作简报6期。二是发动媒体宣传。相关工作2次被《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在团湖南省委公众号、湖南日报“新湖南”、学习强国上开设社区青春行动专栏。三是落实工作指导。指导11个市州发布专项行动方案,召开市级专题研讨会24次,省、市团委主要负责人参与调研42次,全省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
分类施策,以“五联”机制保障行动效力
准确把握因地制宜与推进社区青春行动的逻辑关系,根据各地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差异,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路径。一是坚持党团主导联合拉队伍。结合共青团改革,发挥团的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优势,积极调动“团干+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社区青年”五方力量投身社区治理,动员社区青年团员直接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吸纳驻区单位青年成为社区团支部成员,选配市州团委挂职团干部、兼职团干部,县市区团委挂职团干部、兼职团干部,充实保障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二是坚持立足社会联通聚资源。紧抓“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联通,联合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协会开展“敬老助困”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募集并发放价值16万元慰问物资,覆盖57个社区,帮助593名困难老人。联合省青基会募集资金28万,开展社区青春行动实施社区“志小青成长季”集中活动,为“双减”实施提供青助力。在常德市、岳阳市共200个社区开展“蓝马甲”关爱老人公益活动,800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老年人10700余人次。行动共联系对接478家单位、125家企业参与社区青少年提供便利服务,覆盖社区青少年145159名。三是坚持以用为先联营建平台。坚持“不求所有、以用为先”的理念,同时加强线上平台与线下阵地的联建联营、共享共创。将青年五四奖章、“双红双优”、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评选向社区倾斜,通过邀请参加挑战杯、创青春和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赛事增强与青年和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行动共覆盖“青年之家”133个,125个社会组织参与到“青年之家”的运营,116个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入驻社区开展服务。四是坚持需求导向联手做项目。围绕党政需求、群众所盼来设计和引入项目,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实施“青春育苗、青春助老、青春帮困、青春护绿、青春应急”五类项目,把基础项目做实做细,把品牌项目做响做亮。对接87家社工服务机构,开展发展性、预防矫正性项目75个,建立社区青年协商组织89个,共22723人参与共商社区事务,将1600余名服务对象转化为服务力量。五是坚持育人为本联贯树文化。聚焦共青团主责主业,把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教育中实现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以“七彩”文化概念突出特色功能性社区建设。长沙市桥头社区以党建带团建、带少先队建设的模式,通过社区团校实践基地,在实践中传承红船精神。德政园社区联合长沙市星城学雷锋志愿服务发展中心推出“雷锋少年”薪火计划,引导青少年和家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展现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
长效谋划,以实践育人延续行动活力
准确把握开展湖南百万青少年学雷锋实践育人行动与社区青春行动的逻辑关系,整合团青学少社的五方力量,打造“组织链—阵地链—项目链—文化链”四链融合的“3354”湖南特色青少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精准五个聚焦(即“聚焦青少年成长成才、聚焦老年人老有所养、聚焦困难人群帮困、聚焦急难险重新任务、聚焦美丽新湖南建设”)。行动实施以来,共建立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队132支,建立社会青年志愿服务队158支,在社区疫情防控、扫冰除雪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推动校社共建基地,发动192所高校开展“团员向社区报到”工作,将少先队员在校外活动表现情况纳入“红领巾奖章”评价体系。
开拓精进,以服务大局汇聚行动合力
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一是将“社区青春行动”主要内容纳入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板块,将社区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纳入省委组织部等4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全域推进整体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22条政策措施,在党建引领下,以团建促党建。二是主动融入工作大局,作为成员单位贯彻省平安办《关于加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分类指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口指导团常德市委提升共青团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平。三是探索市域“社区青春行动”全覆盖进程,以株洲为试点,以“五个一”模式和“党团社”三位一体提升服务中心、服务基层的效能,通过提炼工作经验、复制工作模式,梯次实现社区青春行动在全省3000余个城市社区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