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日前,在团亳州市委会同市卫健委、市药发局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来自中药饮片、制药成药、中医、中药投资、高校教师等行业的青年人才,围绕“青年建功‘六一战略’,助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主题畅所欲言,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意见建议39条。
谯城药投公司总经理闫宇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整合现有行业协会,推动一体化发展,形成合力,提升亳州中医药行业影响力;加强与安中医、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在中医药行业标准制定、配方研制等方面提升亳州影响力;在合肥、上海虹桥高铁站布点谯城花茶展馆,提升产业知名度。
站在企业发展角度,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龙飞建议,针对中成药生产研发周期长的特点,制定更多长周期的企业帮扶政策,对独家品种培育,给予更多的金融政策支持。鼓励本土医疗机构优先使用本市药企产品。
亳州学院中药学副教授栗进才认为提升中医药教师人才待遇,吸引更多高级教师骨干人才前来就业至关重要。他说,要发挥好本地院所优势,搭建高校中医药检测平台、科研平台。要整合力量申请中医药方面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联合大企业、医院申报建设专业硕士培育基地。
亳州市中医院国医堂中医师、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总决赛亚军卢航则认为,要从“读经典、跟明师、做临床”三个方面入手培养中医人才。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中医经典,多接触中医临床,早接触中医临床,明明白白地搞懂中医理论。从医院方面来讲,应该“因材施岗”,给一些热爱中医、有志于中医的年轻医师提供运用中医看病的机会和平台。
“建议引导未被高中录取的学生就读中药学专业中专或中药炮制技术专业,未被大学录取的学生引导到专业中药炮制技术学校学习,采用‘3+2’或者‘2+2’模式,与亳州药企提前签好用工协议,锁定工资范围。”德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晓丽从产教融合、就业角度给予呼吁。
今年以来,亳州市聚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为此,亳州市各级团组织找到工作切入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好“乡情牌”“创业牌”“服务牌”,畅通青年人才来亳留亳常态化机制,为推动“六一战略”注入青春活力。
其中,以亳籍学子、创业青年和在亳州求学的外地青年学子为重点,开展 “高考学子看家乡”活动,联合市教育局育局、古井集团、文旅集团、交控集团等单位精心设计参观线路和内容,每年 6月中下旬组织高考学子实地参观家乡的景点馆藏、产业基地等,让年轻人加深对家乡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了解。
为常态化服务青年人才,团亳州市委打造 “亳籍重点高校青年人才库”,入库人数近8000人。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亳州行”活动,创业青年等,邀请620余名外地重点高校学生、优秀创业青年、青年技能人才等来亳免费参观考察,了解亳州创业扶持政策,感受亳州城市发展变化。
同时,团亳州市委以 “实”为导向,构建人才、阵地、宣传、活动、政策“五位一体”的青年创业支持平台,建好用好“青年创客空间”“筑梦社区”两个创业载体,完善创业服务清单225项,为企业申请各类奖补1000余万元,累计孵化企业814家。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 “流失的青年人才多为单身青年”这一现象,团市委联合市文旅集团、市妇联打造“亳州市优秀青年交流基地”(山盟角),常态化开展单身青年信息展示,建设“爱在亳州·缘来是你”线上交流交友服务平台,开通信息检索、私信提醒等功能。同时开展“亳州最受欢迎的100个青年聚集地寻访”活动,在市区推出100个美食、娱乐、文旅、运动、亲子等青年打卡点,帮助青年快速融入城市、找到志同道合朋友、享受城市发展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