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马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在“十·一三”建队纪念日来临之际,山东各级少先队组织紧密围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坚持校内校外同步发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建队纪念日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题教育全覆盖,把总书记的希望要求传递到少先队员心中
秋季学期以来,山东各级少先队组织围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以“习爷爷教导记心中”为主要内容,普遍开展主题中队会,带领少先队员关注党的二十大、了解党的二十大,立志按照习爷爷的希望要求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好队员。
青岛书院路小学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活动。共青团山东省委供图
青岛、淄博、东营、潍坊、济宁等地围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开展网上主题队课、红歌联唱、共绘百米长卷、情景剧展演等活动,各级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先模人物等走进校园,结合自身经历,为少先队员上队课,激发少先队员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感。
阶梯式成长激励,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
建队纪念日期间,山东各地数十万名少年儿童光荣加入了少先队。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坚持把入队激励作为阶梯式成长激励的源头,严格落实入队规程,建立自评、互评、他评量化评价制度,创新开展队前教育,帮助少先队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济南市槐荫区锦绣城小学少先队员参加“你好,少先队”飞行棋实体闯关。共青团山东省委供图
近日,日照、临沂、菏泽举办“红领巾奖章”二星章、三星章颁章仪式。2020年以来,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制定奖章评定标准、创新争章方式,坚持自下而上、分级设置、纵向衔接、逐级推荐,持续开展“红领巾奖章”评定工作,实现省、市、县、校四级全覆盖,构建起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评价激励体系,少先队员光荣感显著增强。
建强组织队伍,“双向奔赴”为社区少工委赋能添力
国庆假期,在济南市市中区睦和苑社区少工委的“少先队员之家”,“五老”志愿者正在给少先队员讲述红色故事,教育激励孩子们不忘历史、勤奋学习、报效国家。
少先队员到社区少工委报到开展活动。共青团山东省委供图
近年来,山东下大气力抓实、抓好社区少工委建设,发布社区少工委建设指引,规范名称设置、成立流程、组织架构等,让基层有章可循。推行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校内校外双报到制度,实现“双向奔赴”。经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发力,已建设社区少工委3539个,聘请校外辅导员38150人,均居全国前列。
整合优质资源,校外实践阵地广阔、大有可为
建队纪念日前夕,临沂市河东区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开展“沂蒙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展示活动,弘扬沂蒙精神、接受革命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少先队员走进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共青团山东省委供图
今年以来,山东不断加强少先队校外实践阵地建设,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划分红色教育、黄河主题实践、科技创新等7个类别,建设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1629个。推出山东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线上地图,不断增强少先队员校外实践的获得感。
回归本源初心,从青少年宫到“少先队员宫”
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山东省青少年宫组织课后志愿服务队走进周边学校,为少先队员开展课后延时公益服务。暑假期间,济南市打造74家青少年宫社区服务站,为社区少先队员提供托管服务,有效充实了社区少工委资源。
少先队员在“行走的课堂”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共青团山东省委供图
山东将青少年宫作为少先队迈向社会的重要“桥头堡”,成立团属青少年宫少工委25个,。流动青少年宫、“红领巾巡讲团”、青少年公益课堂常态化下沉社区,团属青少年宫就近联系不少于2个社区少先队阵地。
同时,依托青少年宫阵地优势,打造“同心向党 红领巾更鲜艳”实践活动品牌,设计开展“同心向党”红领巾学院、“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真实岗位体验等活动,吸引47万余名少先队员参与,逐步构建起省市联动、项目完善的校外实践活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