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在今天举行的2022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专场发布会上,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执行指挥、团北京市委书记李军会说,758个冬奥城市志愿者站点已全部“开门迎客”,预计将提供涉及20万人次的城市志愿服务。
李军会介绍,北京是全球首个“双奥之城”,本次冬奥会将延续2008年夏奥会城市站点“蓝立方”的成功经验,聚焦冬奥会“五区四线三周边”,发布城市志愿服务站点758个。赛后,将根据城市功能规划和市民需要,适当保留一些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使其成为“双奥之城”的时代见证。
此次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还邀请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李妮娜、乒乓球世界冠军丁宁、全国劳模李素丽、“轮椅上的舞者”李楠、烈士后代夏芸枫、“延庆乡亲”代表孙艳萍等10位各领域、各行业代表人物担任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参与城市志愿服务。
积极踊跃报名的城市志愿者中,既有从事志愿服务20多年的80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也有全家齐上阵的“志愿家庭”。截至目前,超过4万名城市志愿者已经上岗服务。
北京冬奥会朝阳区城市志愿者工作组副组长、朝阳团区委书记孙博洋介绍,在北京市朝阳区,来自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急救援、新兴行业等领域的7000余名志愿者,组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储备库,他们代表了大学生、新兴青年、“新鸟巢一代”以及社会各行各业。
北京冬奥会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及志愿者工作组副组长、冬奥会城市志愿者工作专班执行指挥、石景山团区委书记贾曦介绍,在北京市石景山区,16个重点保障站点的2000名志愿者主要来自北方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和首钢等驻区单位,平均年龄24岁。47个重点社区站点的4700名志愿者都是社区居民,其中包括200户“冬奥志愿家庭”成员,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开展服务。
在北京市延庆区,城市志愿者报名踊跃,热情不断升温,以共产党员、共青团为骨干,形成了一支“讲文明、重礼仪、热情高、素质好”的“延庆乡亲”志愿者队伍。
“在志愿者招募和组织工作中,我们通过测试赛期间开展的‘爱心接力’志愿服务和城市志愿者招募仪式等主题活动,逐渐加深了公众对城市志愿者的认识和了解。”北京冬奥会延庆区城市志愿者指挥部副指挥、延庆团区委书记贾石全表示,“赛会城市一样光荣、场内场外同样精彩”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发布会现场,还邀请了城市志愿者代表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李雯,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青年教师陈文成,鲁能美丽汇购物中心营运专员吴亚娜分享参与城市志愿服务的故事。
据了解,北京在全国志愿服务起步早、发展快。截至目前,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449.3万,注册志愿团体超过8.1万个,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52.4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7亿小时。
近年来,北京城市志愿者参与完成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疫情防控、城市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也广泛开展,在北京,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良好态势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