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读书札记
重温《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发稿时间:2021-08-16 09:1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涵盖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州、浙江、上海以及到中央工作以来各个时期与大学生交往的实录,访谈对象从60后、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几乎覆盖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年龄段的大学生群体。30多年间,习近平同志的工作职务不断变化,但他对青年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重视关怀始终如一。凡是与习近平同志有过接触的大学生,对当时交往的情景莫不记忆犹新:他是不打官腔的领导,讲话坦诚、睿智,幽默、平和;从与习近平同志的交往中,真切感受到了领导人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成为自己日后学习、工作、做事、做人的行动指南。被采访者谈的是亲身经历,访谈文章写得形象真切,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始终寄予热切的期望。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总要抽出时间给大学生写信,到学校看望大学生,与学生们座谈,为师生作报告,谈学习、谈工作、谈生活、谈形势、谈未来,大学生们在他身上却从来看不出一点儿官架子,他总是那样平易近人,热情坦诚。1983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给河北农业大学曹兵海等正定籍大学生写了一封千字回信。他在信中满含深情地说:“家乡的40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盼望着你们早日以优异成绩成就学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之后,他又邀请同学们暑期回正定搞调研,并亲自动员指导,还请大家吃了顿肉包子。

  习近平同志对大学生总是热情鼓励,并且给予亲切指导。1984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县政府招待所看望前来参加社会实践的中国人民大学师生,针对同学们“如何做好基层工作”的提问,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和感悟。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要实现由大学生到基层行政干部的转变,一定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即要有忍耐力、直觉力和行政力。1985年冬天,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张宏樑同学因一封信结识了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自此以后多次得到习近平同志的热情帮助。习近平同志指导他学习《资本论》,搞社会实践,写毕业论文,并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题写了“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八个字,嘱咐他参加工作后要到基层为老百姓做事。习近平还到厦大经济系座谈,提倡青年人要“自找苦吃”,做人做事要“注重细节”,“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而“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

  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的郭海鹰、北京大学的林忠两位宁德籍大学生,以校园报《闽东大学生》记者的身份敲开了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的家门,向习近平请教家乡发展的思路。习近平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经过一夜思考,于次日围绕“闽东的建设与希望”这个话题,与他们畅谈了两个多小时,后来还给他们寄来了《寄语闽东大学生》一文。家乡领导的寄语,给宁德籍的大学生以莫大鼓励。

  1990年7月下旬,北京大学黄誌、李树峰等60名学生赴福州开展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获悉后非常重视,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看望大家。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习近平的知心话语,使大学生们受益匪浅。1990年9月,身残志坚的黄道亮第三次参加高考,虽然高考成绩达标,但由于身体原因,前两次高考未被录取。时任福州市委书记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的习近平得知后,破格录取了黄道亮,使他成为福建省第一位无双臂大学生。黄道亮受到莫大鼓舞,以非凡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学业,并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先后18次到浙江大学调研考察,多次为师生作报告,介绍形势,释疑解惑,把舵定向,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导浙大解决难题,为浙大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众多英才,尽其所能,助力铺路。

  新时期青年如何建功立业?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大学生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也是萦怀在心。2007年4月29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出席上海各界优秀青年纪念建团85周年座谈会。他指出,80多年青年运动的历史充分证明,党育青年成长,青年跟党前进,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才能建功立业、健康成长。他勉励大家“要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不论面对怎样的艰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始终不变追求、不改初衷,始终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2010年习近平同志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视察,参加了同学们正在举行的主题党日活动。他寄语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做那些可能做、可以做的事,要忌‘急’,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选择到社会最需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要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他的话务实温馨,为青年学子拨亮了心灯,展示了前景。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称赞当代大学生“可爱、可信、可贵、可为”,嘱咐同学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们国家正在崛起,世界人民为之高兴,但也有少数国家政要不高兴,在高新技术等方面对我们搞封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卡脖子”。对此怎么办?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看望师生。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他鼓励科研人员继续发扬“十年磨一剑”的艰苦奋斗精神,“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强调“创新居于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勉励科研人员“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他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总书记关爱大学生,大学生爱戴总书记,总书记是大学生的良师与益友,总书记和大学生时刻心连心,中华民族就能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人民有信仰,前进有方向,脚下有力量,我们的奋斗就有底气、有希望。

  周溯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