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起,每一年,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独山县都会迎来这么一支队伍,他们年轻、有活力、有梦想,他们从远方来,用实际行动践行“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庄严承诺,他们就是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研支团员与孩子们游戏
过去7年,每一支研支团都在独山这片土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为独山高级中学贫困生发放2万元慰问金;开展“绿荫行动”留守儿童青春期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为独山老人拍摄金婚照;让特殊儿童担任非遗传承者,丰富特殊儿童精神生活,宣传非遗“独山花灯”文化;与上海大音曦生公益基金会合作,为独山高级中学贫困生发放6万元奖学金……
每一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始终竭尽全力,做力所能及之事,为西部教育事业贡献着一份力量。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第22届研支团志愿服务于独山县第二中学,时间虽然短暂,但成员们感受颇深。
“来到这里,我们不只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研支团的每一个成员也都在努力学习。”团员郭禹辰说,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们,他们也都在努力的改变自己。
刚走上讲台时,郭禹辰冲劲十足,带着同学们赶进度、抢时间,飞快的学习着课本的知识。最后虽然教学进度超过了许多老师,但郭禹辰发现,由于一味地教学而不巩固,导致学生遗忘率高,反馈信息很少,教学质量跟不上。
为此,他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了自己的错误,主动与独山资深教师沟通请教,放慢教学进度,时刻了解学生情况,不断找寻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向,最终找到了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
陪伴孩子们度过周末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让你们的孩子不再是留守儿童。”在开学典礼上,团员陆海慧听着校长鼓励孩子们的话语,心里满满的辛酸和难受,来到这里之后,她才发现山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比她想象中更难、更累。
学习积极性不高、文化基础较差……这是陆海慧这两周最真实的感受。她认为,生活环境和家庭原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因素。
为此,她每天课上与孩子沟通,课下与家长联系,同时反思自己的问题,积极寻找着解决办法。
南京师范大学第22届研支团合影
“虽然辛苦,但孩子们的单纯、童真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感到不会疲倦,浑身充满着力量。”陆海慧说,偶尔她从自己所教的班级经过,孩子们会热情地朝她挥手,那一刻,让陆海慧的内心更加温暖而坚定。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必将潜心修炼、全情投入,为教育事业继续奉献自己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