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民生“关键小事”,是落实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
今年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苏州市垃圾分类进入了法治化、系统化、常态化轨道。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担当苏州共青团在垃圾分类中的积极作为,苏州团市委联合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蜂巢”行动。
3个月来,全市广大青年志愿者秉承公益环保理念、践行垃圾分类行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志愿公益活动,形成了闻“蜂”而动的热烈氛围,实现了群“蜂”参与的良好效应,在推动垃圾分类事业、引领社会潮流新时尚中闪耀青春色彩。
01组建多元化志愿队伍壮大“蜂群”公益力量
凝聚汇集青年力量,拓宽垃圾分类志愿者领域,组建了包括商圈商户、快递行业、金融系统等多领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队伍271支,招募小蜜蜂志愿者4366人。通过开展250场小蜜蜂垃圾分类公益培训,直接受益群体近1.2万人,既提高了小蜜蜂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又向广大市民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
02打造多场景宣传阵地构建“蜂巢”传播矩阵
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整合资源,打造各类“蜂巢”实体化宣教阵地50个,依托“小蜜蜂”志愿者培训、团建、沙龙研讨等相关活动,指导市民更直观的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团市委在姑苏区石路商圈打造了垃圾分类沉浸式体验馆,集开放性、公益性、知识性、互动性于一体,融入厨房、餐厅、客厅等多种居民生活场景向广大市民提供多感官的日常生活垃圾分类综合体验。截至6月30日,沉浸式体验馆共计开放时间32天,有60余位“小蜜蜂”志愿者参与馆内宣讲服务,接待单位、团体参观12次,接待前来体验的居民17500余人次,受到5家公共媒体的新闻报道,并开设一次网络直播。向市民宣传了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公众知晓率,推动《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
结合时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直播形式,打造了垃圾分类“蜂巢”云端阵地,9月份以青年代表录制视频、公益课堂和云端互动为特色内容的直播活动,将在线上与广大市民见面,与线下阵地构成多维度、广覆盖的立体传播矩阵。
03实施多领域服务项目形成“蜂”动苏城的良好氛围
团市委结合2020年第七届苏州市青年创益大赛,举办垃圾分类创益项目专项赛,面向全市征集垃圾分类志愿公益项目,鼓励和扶持垃圾分类优秀项目落地推广,推荐和引导一批优秀的社会组织和创益项目参与政府采购。大赛的初评和路演评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各种期待先可以走一波。
各级团组织也纷纷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实施了新举措、开展了新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助力垃圾分类事业中的青春“蜂”采。
张家港
张家港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了“分小益”垃圾分类青年志愿服务队和青年垃圾分类宣讲团。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港城青年齐参与”系列宣传活动15场,向广大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传播垃圾分类理念。组织接受专业培训的宣讲团志愿者深入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让广大市民真正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张家港团市委指导创作了垃圾分类歌曲《垃圾分类和你约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常熟
常熟团市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示范引领作用,发起了“虞青助力垃圾分类”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招募小蜜蜂志愿者近400人,通过垃圾分类主题墙绘、“七彩夏日,垃圾分类我先行”和“垃圾分类我先行 争做环保好市民”等系列活动与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的宣讲、培训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多措并举为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太仓
太仓团市委坚持常态化组织开展进商圈进社区的志愿宣传活动,一方面注重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通过科普游戏、知识竞赛、文创作品征集、原创歌曲的录制等方式,面向广大学生群体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另一方面针对不同行业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目前正在筹划酒店行业的垃圾分类技能竞赛,促进垃圾分类从常识向技能转化。
昆山
昆山团市委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垃圾分类中的先锋带头作用,选拔30名优秀青年代表组成“垃圾分类”青年讲师团,常态化入校开展“垃分小课堂”主题宣传,举办“青爱童行 快乐‘暑’你”垃圾分类专场,组织青少年参观垃圾分类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活动近100场,并发动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现状调研,撰写调研报告1篇。成立城市文明“青锋侠”青年志愿服务队,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方法,做好社区垃圾桶的青“哨兵”,积极助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吴江
吴江区团委开展“垃分新时尚 青春有力量”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动。成立特色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发动32家青年文明号创办单位及8个镇区团工委结对 50个 社区(村)通过宣传视频、文艺表演、游戏互动等线上线下活动,广泛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发布“吴小蜂”垃圾分类行动指南,探索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和实景式示范场景,为集中开展“吴小蜂”垃圾分类培训、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线下阵地。
吴中
吴中区团委积极响应号召,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是联合快递、外卖小哥,以“快递”的形式,配合近90人的“小蜜蜂跑楼团”,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一对一”上门宣传讲解等方式呼吁更多的市民主动学习和践行垃圾分类;二是结合暑托班的开展,注重源头性教育,邀请小蜜蜂宣讲志愿者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相城
相城区团委创新宣传形式,参与《垃圾分类DISCO》快闪拍摄,并联合区国资办团委、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团支部共同开展“垃圾分类,青年先行”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凝聚群团力量,建立突击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教活动,充分发挥群团干部“生力军”作用,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商圈,引导市民了解、支持垃圾分类工作,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同时邀请“小蜜蜂”宣讲志愿者,以专业培训、分类大灌篮、疯狂乒乓球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通过各类主题团日下沉一线把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到市民“家门口”。
姑苏
姑苏区团委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工作的号召,整合资源,汇聚动能,发动区青年商会提供资金支持,援助开展小区垃圾收集房建设,解决“脏、乱、差”的问题,举办“爱心暑托班”,开设垃圾分类相关课程。发动青年宣传落实,在辖区粘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并启动“第二批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做好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让垃圾分类的理念如春风般深入到姑苏古城、大街小巷。
新区
高新区团委积极组织各板块开展垃圾分类志愿工作,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垃圾分类系列活动,组建了青少年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垃分”少年团,同时依托“高新青年汇”小程序,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4场线上垃圾分类挑战赛,引起垃圾分类学习的热潮。高新区团委以志愿活动、公益课堂和线上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大市民中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立体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园区
园区团工委充分调动各直属板块团组织的青春志愿力量,成立月亮湾垃圾分类志愿者联盟,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推出“绿色21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计划、“三语爷爷”讲垃圾分类、“我是小小垃圾分类督导员”等活动,首创商业街“撤桶入店”模式,开展各类垃圾分类主题活动40余场,发放分类指南30000余份。通过各类媒体平台集中强化政策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传播,帮助居民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垃圾分类意识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