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坐标新国展 “90后”青年团干左明睿的非常“战疫”

发稿时间:2020-04-03 08:0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凌晨四点,最后一批乘客运送完毕,经过20多个小时的不间断奋战,我们成功接收了140位境外抵京乘客,并将他们安全运送至集中观察点。

  北京市顺义团区委青年团干左明睿在新国展登记境外进京旅客信息。受访者供图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大厅内的温度和室外几乎差不多,略带冷意的空气加上紧张的工作让我没有感觉到一丝困倦,一闲下来困意便如海浪般汹涌而来,顶着困意做完最后的资料整理和上报工作,我们小组的几个人就坐在这里聊天,也不知道聊到哪一句大家就睡着了,只记得此时的天已经泛起了白光……”

  3月16日,北京市顺义团区委青年团干左明睿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那天,是左明睿被抽调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新国展)开展服务工作的第四天,是新国展启用为入境进京旅客转运集散点的第六天。

  3月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防范疫情境外输入成为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形势下,新国展成了北京市疫情防控的新战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境进京旅客落地首都国际机场后,都要先在此进行信息登记,而后由各地区工作组负责转送分流。

  毋庸置疑,新国展成为了面对“未知”的战疫一线。

  3月11日夜里10点,“90后”左明睿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通知。

  “电话里有新国展情况介绍,有对我征求意见是否同意借调,有对我的鼓励叮嘱。”那一刻,想到将要为国家的安全奋战在防疫一线,左明睿没有丝毫迟疑答应了。

  在这之前,左明睿就一直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基层团组织发放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还利用周末时间下沉到社区值守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左明睿早已将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而当新的任务下达那一刻,左明睿知道,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新的战场,朝着前线又冲进了一段距离。

  “90后”青年团干左明睿(左二)在新国展登记境外进京旅客信息。受访者供图 

  3月12日,属于左明睿的新战疫开始了。

  “在去新国展的路上,脑袋里思绪万千。”左明睿想到了新岗位的责任和使命,想到了家人的支持和关心,想到了熟悉工作流程和做好个人防护,各种思绪一时翻腾不止。

  左明睿脑海中勾勒着妈妈描述的画面:17年前,父母在防疫一线抗击非典疫情,不到6岁的自己独自在家,听妈妈的嘱咐自己吃饭喝水,要“像个坚强的小男子汉”。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父母眼中曾经的“小男子汉”走上了战疫一线。

  上岗第一天,左明睿接受了专业的防护服穿脱和卫生消毒培训,对他而言,面对如此慎之又慎的“阵仗”还是第一次。

  “我们要求始终坚持‘加强防护零感染,交接工作零遗漏’两条红线。”左明睿说,他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细致入微”,为入境抵京人员办理业务时必须将各项防护措施穿戴整齐,尽量避免与抵京人员发生肢体接触。

  在新国展,各步骤工作如同接力赛,共分为三棒,相互衔接、依序展开。

  第一棒由信息登记组告知抵京人员疫情防控政策,引导填写相关信息;第二棒由对外联络组负责联系并告知属地负责人,核实抵京人员信息;第三棒由集中转送组将抵京人员送至集中隔离点,安全交接至属地负责人,进行核酸检测,开始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

  左明睿说,整体工作全过程形成点对点、手对手的闭环防控体系,坚决做到工作“无滞留、无差错、无纠纷”。

  三棒工作中,左明睿负责第一棒,对抵京人员进行政策告知和信息登记。

  “信息需填写‘一表、一单、一书、一卷’,即抵京人员信息登记表、抵京人员交接单、集中隔离同意书和抵京人员健康调查问卷。”左明睿说,不同于其他两棒,第一棒工作是首先面向旅客展开,所面临的风险会更大,问题也会更加复杂,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3月16日凌晨2点多,一家三口从俄罗斯返回北京,恰逢从当天零时起北京市实行新的入境政策,落地首都机场的所有旅客原则上都要在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

  “我们就是怕给别人添麻烦才选择包机回来,结果还是回不了家。”一位旅客抱怨道。

  面对旅客的不解,左明睿耐心地解释入境政策,取得旅客的理解和支持。

  “当时是深夜,大厅内十分寒冷,抵京旅客只有他们三位,下一批旅客又不知何时到来。”面对这种情况,左明睿在上报征得同意后,立即协调转运组,将三位旅客单独送至酒店,减少旅客等待时长。

  在左明睿看来,对抵京人员的心理辅导和政策解读工作,成为他工作中的重点。

  “为旅客讲明利害,是解释工作的核心所在,通过解释让旅客明白国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旅客会自然而然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左明睿说。

  此前,左明睿还承担防疫物资发放任务。受访者供图 

  在包裹严实的口罩下,更多的是温情。

  入境旅客大部分都是几经周折,长途飞行,加之信息登记、体温检测、转运等流程后,有些旅客甚至已经超过24小时没有休息和进食。

  一次,一位几经周转得以回国的旅客在完成信息登记后,对左明睿说,“还是我们的国家安全,回国后看到这么多工作人员在忙前忙后地为我们服务,心里面很踏实”。

  短短一句话,不仅道出了旅客内心的踏实和安心,也令左明睿深感温暖。

  “旅客配合的背后是对国家充分的信任和理解,正是这份信任鼓舞着我们战斗在防疫一线,为国家站好岗、把好关。”左明睿感慨。

  3月22日晚11点,左明睿接待了两名“全副武装”的旅客。

  经过询问,原来旅客刘女士患有白血病,年前在丈夫高先生陪同下前往美国治疗,由于疫情突发,治疗被迫中断,两人只得乘机回国。

  按当时入境进京人员政策,有特殊疾病的抵京人员经属地确认后可以进行居家隔离。

  了解情况后,左明睿立即进行汇报,经过与属地积极协调沟通,同意对两位旅客采取居家隔离。

  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刘女士身体十分虚弱,体力明显不支,但在登上转运车辆前,两位旅客还是专门向左明睿表示了感谢,甚至提出写一封感谢信,这令左明睿颇为意外,婉言谢绝。

  “为抵京旅客提供服务,保障首都人民安全本就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左明睿说。

  一开始最忙的时候,左明睿每班岗连续24小时,一天一夜总共接待140位境外进京旅客。

  而今,随着国家实行境外航班在全国其他口岸中转进京政策后,北京口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疏解,左明睿每班岗工作时间降到了8个小时,平均每天接待境外进京旅客60人左右。

  左明睿说,戴着口罩、面罩、手套,穿着防护服,汗水散发不出去,白天很闷很热,到了晚上,汗水贴着身子往下滴,又湿又冷。

  防护服一旦脱下就不能二次使用,为了不去厕所,在岗期间,左明睿和很多工作人员一样,大部分时候都选择不吃不喝。

  “看到同胞们能平安,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左明睿说。

  20天来,左明睿和同伴们一直坚守在新国展,这里有他们的“恪尽职守”,也有旅客的“归心似箭”,更多是交融着信任、理解与感动。

  对于去年才参加工作的“90后”左明睿而言,从起初的热血沸腾、一往无前地冲上前,到中期的焦虑、恐惧,再到现在的平稳心态、助人为乐,他也经历过最真实的情绪波动。

  但在左明睿心中,还有一个牢牢扎根的信念,“我们始终坚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场战疫,我们终究会胜利。”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