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活力团支部  >  正文
服务大局为推动改革开放建功立业

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青春势能奔涌向前

发稿时间:2019-01-02 14:02:5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1978”“2018”是两个普通的数字,对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却是两个重要节点,改变着中国青年的命运,也赋予他们前行的力量。

  在经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恢复工作后的共青团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跟随党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1979年2月,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了如何切实把共青团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79年3月1日,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决定》。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农村团员青年奋力脱贫致富、工交战线的团员广开生产门路、财贸战线的团员争当小行家。

  1981年11月,团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团支部代表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1980年和1981年,全国县级以上团委表彰的新长征突击手已达100万人之多。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青年接续奋斗,爆发出积蓄已久的青春势能,一路奔涌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作为党的助手,共青团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政府帮忙,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召唤青年勇立时代潮头

  1982年12月,中共十二大闭幕3个月后,在中共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下,共青团十一大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动员全国各族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一次盛会。

  青年如何向现代化进军?1983年4月,共青团中央与原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职工中开展“五小”智慧杯竞赛活动的通知》,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进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思想上破冰了,年轻人行动才能改变。第一届“五小”智慧杯竞赛,一年中全国有1000多万青年职工参与,实现“五小”成果40多万项,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7亿多元,有的项目被推荐参加国际展览会。

  此时的共青团,在处理好创新服务与深耕服务方面,已积累下经验:若要服务好青年,就要扎实做好品牌活动,决不能蜻蜓点水。此后,第四届“五小”竞赛活动,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以质量、品质、效益为主攻方向。

  如今,该活动已全面转型升级,比如航天科工集团大力推进青年“五小”成果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挖掘各类人才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目的就在于改造“传统人”、培育“现代人”。

  “这里有玫瑰花,就在这里跳舞吧!”改革开放之初,有几位青年学者引用马克思的话作为大连市个体劳动青年辛福强事迹报告会的结尾。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就业的门路拓宽了,但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还一时无法让广大求职青年接受。1983年,团中央开始引导城镇求职青年正确理解就业,还组织了宣传辛福强事迹报告团。

  改革之路,破立并举,在上世纪80年代,共青团组织就已经注意到类似的“创业青年”。

  有这样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年年初,乡镇企业和城市中小型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30多岁的青年;城市较大规模的集体企业和小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中青年约占70%;全国大中型国有企业青年管理人员占全部管理人员的近50%;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厂长(经理)、党委书记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青年以这样的方式,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团中央从培养扶持大批青年管理人才入手,开展评选全国优秀青年厂长(经理)活动。

  这个时期的共青团组织,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也必须抛弃那些与形势相背离的老观念、老框框、老办法,主动投身改革大潮开拓创新。

  改革开放后的青年,表现出新变化:不盲从,崇尚独立思考的特点,社会参与、展示才华的欲望比较强烈,思想也十分活跃。

  基于这一认识,各级团组织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热情支持青年,鼓励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另一方面又要教育引导青年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鼓励青年克服急于求成的情绪,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顾全大局、多干实事。

  当然,团组织引导和服务青年,也随着社会需求而变化,团组织适时推出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和“为重点工程献青春”活动。

  一批批青年不仅展示出良好的职业精神,而且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水平,而共青团以品牌活动为载体,发现了不少青年典型,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这一项项活动的生命力也持续至今。

  凝聚青年奋勇时代建功

  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93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共青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中国青年跨世纪伟大进军的号角,共青团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在跨世纪的征途上谱写新的奋斗篇章。

  如何把蕴藏在青年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改革和建设的物质力量?这是摆在团组织面前的一道重要题目,团中央由此提出了“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其中就包括“青年文明号”的创建。

  1994年2月5日,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意见》,以培养青年的敬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把市场发展需要与青年成长成才内在需要结合起来。

  在创建的过程中,为了严格保持先进性和导向性,引入了竞争机制。1996年4月,在评选第二期“青年文明号”前夕,经过认真自查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第一期青年文明集体中有11家因不符合标准被摘掉牌匾。

  这个以倡导职业文明为主旨,组织青年集体立足本职争创一流、成长成才的活动,是共青团最响亮的活动品牌之一,至今已连续开展了24年,覆盖42个行业(系统)的一线青年集体,涌现出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16510个,50多万青年集体参与各级创建活动。

责任编辑: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