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成果快递  >  正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方法论自觉

史为磊

发稿时间:2017-03-10 09:00:00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中国青年网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集中讨论了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发展指针、发展着力点、领导保障等四个重要问题。在谈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时,习近平明确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强调,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话语体系上仍然存在功力不足、成果不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学科、教材、论坛中,马克思主义存在严重的“失语”、“失踪”、“失声”的现象。当今如何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要的问题是要努力打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尤其是需要树立方法论上的自觉。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观自觉

  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首先要处理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反映论将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唯物主义反映论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认识论基础。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必须树立实践观的自觉,不断将语言形式、概念推演、逻辑论证等根植于鲜活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进而将话语体系建设作为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思想表达活动。实践观的自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方法论,其核心要义即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打造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实践,用严密的实践逻辑来阐释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使得话语概念、话语范畴、话语表达等要素具有鲜明的实践色彩。

  在方法论上树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实践观自觉。话语体系根植于社会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深深扎根于中国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革命话语体系、建设话语体系、改革话语体系、发展话语体系,体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必然要立足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并以此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和重要原则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赖以生存的根基,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素材和源头活水。离开了这个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需要牢固树立实践观的方法论自觉,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创造和凝练融通中外的话语概念、话语范畴、话语表达等话语要素,进而努力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辩证法自觉

  唯物辩证法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逻辑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不是纯粹的话语符号、话语形式的建构,而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理论,并揭示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内生规律。

  坚持批判的自觉,有鉴别地吸收国外经验和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以擅长批判而闻名于世,形成了敢于批判的最可贵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之初就打上了善于批判的鲜明烙印,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和吸收。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必须秉承这一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对国外经验和西方文化加以“扬弃”。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坚持以辩证的否定观来对待国外经验和国外文化,在甄别和批判中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一方面,敏锐地把握世界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思想、新做法,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基本理论、概念、范畴,借鉴其有益成分,在中国文化基因和现实实践中经过改造和创新,进而转化为中国话语; 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学术话语霸权的影响和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抵制西方文化霸权,增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敏感性和主动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中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观点加以鉴别和批评,在批判和鉴别中形成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坚持发展的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基因。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基因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关键选择。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体现这一原则在中国的坚持和运用; 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这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转换。尤其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需要实现对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上升为“四个自信”,并高度评价了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历史作用。这就为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注入了中华文化基因,鼓舞了中华文化自信,明确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基因的着力点,也为处理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中华文化基因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文化基因。中华文化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厚、最持久的软实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需要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打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体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同时必须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坚持创新的自觉,优化话语内容,创新表达形式。话语体系是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的辩证统一。话语内容决定话语形式,话语形式反作用于话语内容。话语体系建设理应实现话语内容优化和话语体系创新的有机统一。首先,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话语内容的优化,也就是要在理论建构、学术观点上取得突破和创新。要实现话语内容的优化,首先要明确话语内容的资源。当前话语内容的丰富资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资源以及国外文明成果的资源。当今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打造成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必须将中华文化基因作为根脉资源,必须将国外文明成果化为有意滋养。其次,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话语表达形式创新,也就是不断凝练出话语体系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等。在表达形式、表述方式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由于产生于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制度对抗的时代,其话语表达方式便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强调矛盾和斗争,并带有强烈的行政指令色彩。这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表述形式,亟需结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加以改造和创新,实现和谐、共赢、平等的话语语境。当代中国马克主义话语体系建设要着眼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并赋予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内涵与表达形式,利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网络语言形式,在文化传承和信息传播中增强话语体系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坚持规律的自觉,科学总结话语体系发展的规律。话语体系及其建设,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生成发展的规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既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又要遵守话语体系建设的自身发展规律。首先,遵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们不断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发展规律为基本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新理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整体战略上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回应当代中国实践的需求、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而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其次,遵守话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话语体系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同样也是由这基本要素构成,即话语基础、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自信、话语传播、话语主导权等七个方面的构成要素。进一步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具备这七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并且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话语体系。其中,坚实的话语基础,言之有物; 凝练的话语理念,言之有道; 科学的话语内容,言之有理; 有效的话语方式,言之有效; 坚定的话语自信,言之有信; 较强的国际传播能力,言之有声; 被认同的国家话语权,言之有力。这七个构成要素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相辅相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铺就了符合规律的生成路径。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群众观自觉

  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方法论的群众观基础。在当代中国,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始终坚持大众化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始终坚持大众化方向。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既离不开深厚的学术理论支撑,又需要通过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话语来加以宣传和普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自由转换,也就是要贴近百姓生活,用百姓所耳熟能详的话语方式来表现马克思主义靳辉明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笔谈的话语内容。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内在地包含一个大众化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语言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创造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根本上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创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语言进行提炼、加工、改造和创新,并且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广泛接受,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这样经过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加工、再制作的过程,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大众化。从方法论上讲,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大众化方向,需要将抽象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生活话语,处理好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官方语言与群众语言、传统语言与时尚语言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

  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它所指向的对象始终是绝大多数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命题。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说明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核心就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话语体系,都是在回答“为什么人”的问题,以及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中总结和创造出来的。历史与实践证明,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已经创作并能够持续地凝练出大众化的话语表达形式,比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梦”等大众化的话语元素。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我们才能打造出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作者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