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网络媒体走转改】张家界:奔小康的“新长征路上”决不让一个百姓掉队

发稿时间:2016-09-05 10:00:00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一场秋雨过后,峰林之上,云舒云卷,美景伴着微微秋风沁人心脾。吴勇兵 摄

  新华网长沙9月3日电(记者 张晶)“扶贫攻坚,就是一场新的长征。我们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张家界市委书记杨光荣说。

  9月1日晚,“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团抵达张家界市。杨光荣在记者见面会上介绍,张家界市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方式,成功推动革命老区向新兴旅游城市转型发展。

  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的张家界桑植县,曾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的起点。

  这是一方孕育英雄的土地,这里有5万多人先后参加革命,仅有据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5000人。这里还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山区,也是张家界市扶贫攻坚主战场。截至目前,全县尚有26173户、72828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7.38%。

  贫困并未击垮老区人民。凭着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长征精神,一代代红军后人不断加快了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皮杰的老家,在“贺龙故里”洪家关白族乡。他的记忆中,老家的路一直破烂不堪,因长期没有硬化,道路十分泥泞,两旁的房屋十分破旧。

  2014年4月,该乡启动“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建设,集镇道路“白改黑”,新建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农业观光园,全乡拉开形成了近15万平方公里的景区、园区。

  秋日午后,新华网记者在洪家关乡贺龙纪念馆周边看到,青瓦白墙、朱红栏杆的民居,掩映在群山环抱之中。走过贺龙桥,便是贺龙故居。

  通过红色旅游带动,洪家关乡启动了一批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洪家关乡乡长彭自祥介绍,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使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方便了本地农业经济对接产业建设,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降低了贫困人口。

  从前是农民兼长途货运司机,如今是客栈老板。在政府帮助支持下,刘青松在宝鼎广场附近开了乡里第一家客栈。他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年可有20万元以上的收入。

  而对于贫困户来说,发展产业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在桑植县扶贫办的指导下,洪家关乡探索出一条经营户和贫困户股份合作的“分贷统还”扶贫帮困新模式。

  彭自祥告诉新华网记者,今年8月,云丰村7个贫困户通过政策支持的“小额信贷”共计贷款35万元,随后将这笔资金委托给富欣客栈发展餐饮、住宿、休闲旅游产业项目。3年合作到期后,客栈负责还贷,贫困户可享受到经营分红。

  在此基础上,该乡创新新型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将公共财政投入部分,量化成股份配置给洪家关、云丰、泉峪三个村贫困农民及失地农民,拟按贫困农户10%、合作社15%、农民土地入股20%、种植大户45%、村级集体经济10%的占比,进行收益分配。

  不仅如此,洪家关乡还实施阳光助学、大病救助、创业扶持等多种“结对帮扶”模式,按该乡制定的脱贫攻坚计划,2016年预计脱贫2497人,让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洪家关乡所在的桑植县,2016年计划减贫26754人,贫困村退出28个。

  与桑植县不同,张家界武陵源区的扶贫攻坚被赋予了更多样本意义。新华网记者了解到,武陵源区现有贫困村18个,贫困人口1117户、3504人,有望在湖南省率先实现整区脱贫,肩负着为全省创造精准扶贫经验的重任。

  走进武陵源区,采访团记者被“三千奇峰拔地起,八百溪水蜿蜒流”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更被这里“脱贫攻坚”的氛围所感染。

  “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这是武陵源区委、区政府立下的“军令状”。以旅游建区,靠旅游富区,近年来,依托旅游产业发展,武陵源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武陵源景区北大门,昔日最穷的泗南峪居委会,今年4月被评为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之美誉。

  负责旅游接待的工作人员说,每年从泗南峪进入景区的游客有几十万人,在泗南峪停留的有5万多人。

  “人气越来越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正值旅游旺季,贫困户彭清和忙着招呼住宿的客人。今年初,他在区交通运输局帮扶下,将自家房子改成特色客栈,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村里像彭清和这样准备发展客栈的农户还有很多。乡村旅游,正成为泗南峪的支柱产业。目前,这里建成了特色客栈23家,农家乐4家,土特产超市4家,年实现旅游产值1080万。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泗南峪加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办了泗南峪剁辣椒厂。通过“企业+基地”的模式,带动群众种植和加工朝天椒,实现年产值500多万元。

  在武陵源区,“鱼泉”贡米、“天子山”辣椒、“禾田居”生态蔬菜、“宝峰”菜葛、“中湖”丹桂等旅游产业“一村一品”风生水起。

  新华网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起,武陵源区本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资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同时整合“旅游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强化乡村旅游风光打造、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争年内乡村旅游接待规模达到228.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4.18亿元。

  抓旅游扶贫,提升“造血”功能,武陵源区以及张家界市实现旅游业高速增长。2015年,张家界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0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37%。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张家界市接待旅游人次2210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旅游总收入197亿元,增长44%,增幅居同期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第一。(完)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