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独家特稿  >  正文
青年楷模:让青春在责任与坚守中光荣绽放

发稿时间:2015-05-05 14: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如今,作为“威虎突击队”的队长,苏训开始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年轻队员成长。“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管怎么抱怨,也要把工作做好”。三沙基站建设已经差不多,基站维护是现在工作的重心。年轻人都有激情,如何把这激情利用好,使之成为工作的动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

  三沙,是美丽的地方,是筑梦的地方,也是成长的地方。这是一个洗澡、喝水都成问题的地方,却成了驻边青年自我成长的肥沃土壤。透过苏训的描述,三沙的碧海蓝天和基站建设者们“威猛如虎”的斗志,都成了书写中国梦、强国梦的青春誓言。

第十九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马瑞强接受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佟亮 摄

  种地也是种梦想 职业农民的带头致富路

  像天一样广阔的有三沙的海,还有马瑞强脚下的土地。

  年轻人回家种地好不好?“好呀!”马瑞强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作为高材生回乡创业的典范,四年前回乡创业至今,马瑞强已成为流转1万5千亩土地、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人。“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农村,可我觉得农村还有很多潜力没有挖掘,甚至生存机遇比城市还多。”

  采访中,马瑞强为记者描述了一片新农村的蓬勃景象:“这些年,国家对农村的补贴越来越多,对三农补贴只增不减,农村的状况跟城里差距越来越小,基础设施投入越来越大,我父母一年中只有三个月需要下地干活。”

  这样深刻的感悟与体验源于马瑞强锐意进取的创业经历。

  “其实整个创业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抉择。当我离开央企回家种地的时候,除了爱人几乎没人支持我。但在我看来,创业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只是很多人不敢去做。”马瑞强坦言,尽管创业路并不轻松,但这从无到有的过程和经历却最是难得。

  创业,是青春的朝气与自我实现。务农,更是青年一代承担社会责任,响应市场号召的时代使命。

  “农村老龄化严重,可耕地不能荒。谁来种地?年轻人种!年轻人有技术、有知识、有眼界、有思路,现在的环境也非常有利于年轻人去农村创业。”

  提到青年人在农业领域的发展空间及发展趋势,马瑞强显得干劲十足。“文化素质是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我们就是要在传统农民的基础上提高层次,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知识,让种地成为工业化生产模式!”

  现代化的农民,是一份有尊严有前景的职业,中国必须有这样一批职业化的农民,这是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同时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前无古人的事情!马瑞强正是这批人中的青年领袖。提到中国的职业农民,马瑞强毫不掩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期待。

  “我想做中国第一批职业农民,我对中国的农村建设充满信心!年轻人扎根农村,努力、自信与责任感缺一不可。”马瑞强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办好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土地流转,组建起一支职业化的队伍。

  “在广大的中国农村,有很多地方值得开发。你只要有土地,我的队伍都可以种!”在马瑞强的期许中,我们看到的是无数奋发向上的农村新青年,以及他们的土地和梦想。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