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从发布恐怖血腥视频触犯法律,到通过春季高考考入大学,再到成为学院安全网格员——我想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更多人听,告诉他们‘错了不可怕,回头有希望’。”如今的小杨(化名),早已褪去“涉罪少年”的标签,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大学生。他的蜕变,正是济南青少年权益维护体系“精准服务+长效支持”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共青团济南市委深度融入平安济南、法治济南及市域社会治理大局,创新构建青少年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衔接“一体化”模式,打造覆盖全面、服务精准的青少年权益维护社会支持体系。如今,这张“守护网”为迷途青少年点亮回归正途,也探索出济南市未成年人保护的特色路径。
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共青团济南市委供图)
在机制保障上,共青团济南市委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四部门联合签署协议,以红头文件明确职责分工,为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的无缝衔接提供制度保障。
资源整合层面,联动社工服务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公益基金会及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组建“青年成长·泉城伴”专家智库,从政府部门、高校、医院遴选30余名权威专家,形成“行政力量+专业机构+社会资源”的多元支撑格局。
工作推进中,突出专业司法社工优势,为涉罪涉案青少年提供合适成年人参与、社会调查、帮教帮扶、被害人保护救助等服务,最大限度降低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的影响。
小杨便是受益者之一。小杨初中时受不良同伴影响开始逃课、厌学,后因法律意识淡薄,发布传播恐怖血腥视频触犯法律。考虑到其未成年身份,检察机关决定对其附条件不起诉,设定半年考察期。
在此关键节点,承接司法社工服务项目与“引航计划”的泉城社工及时介入,为小杨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建立信任关系后,聚焦心理创伤、法律认知模糊、家庭教育沟通不畅等问题,开展专业心理测评与一对一辅导,疏解负面情绪、重塑积极心态;组织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用真实案例让他认清法律底线与网络行为责任;同时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从“批评指责”转向“理解支持”,为小杨重建家庭支持“港湾”。
在共青团济南市委和社工机构多方帮助下,小杨逐渐找回自信,成功通过春季高考迈入大学校门,还主动策划法治教育活动、担任学院安全网格员,用自身经历照亮更多同龄人前行的路。
泉城·青益—12355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服务活动走进小学。(共青团济南市委供图)
针对14-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失学的重点未成年人群体,共青团济南市委实施“引航计划”,建立“一人一策”帮扶档案,已联动319名专业引航员开展43场精准关爱活动,43名青少年重返校园、18人实现稳定就业。
不仅如此,每年春节,“青年成长·泉城伴”暖冬行动如期而至,为贫困留守、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及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提供帮扶650余人次;共青团济南市委还联合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为11名即将刑满释放的未成年犯送去爱心衣物与暖心祝福。
此外,在济南广播电视台开设“泉城·青益——青少年权益在线”品牌节目,围绕防欺凌、防溺水、反诈禁毒等热点话题,每周六晚8点固定播出。该节目因内容实用、形式新颖,在全国青少年领域法治建设工作培训班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