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重庆江北:“托”起幸福 “管”好成长

发稿时间:2025-08-14 10:1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曲训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清晨,7岁的西西与妹妹一起走进暑期托管营的教室,拿出书本,准备完成自己的假期作业。她们的妈妈李其芳看着两个孩子被老师接走后,走进托管营隔壁的城市书房,打开电脑,开始工作。

  共青团重庆市江北区委开展“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聚焦青少年暑期照护难题与成长需求,为少年儿童打造充实、有趣、有成长的夏日时光,让“快乐过暑假”成为现实。

  虽然李其芳的工作地点灵活,可以居家办公,但她直言:“要在居家办公的同时带两个孩子,确实感到分身乏术。”

  “困于时间”成为当下众多双职工家庭的现实写照。孩子没人照料、育儿费用高等育儿难题,持续困扰着新一代的年轻父母。

  记者走进铁山坪街道五里坪社区,看到暑期公益托管营内,20余名青少年正在带班青年志愿者的指导下画画。

  “我们托管营一共有25名青少年,以6-12岁为主,上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他们都住在附近小区,父母大多是港城工业园区产业工人子女。”铁山坪街道五里坪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五里坪社区聚集了大量的产业工人,据不完全统计,产业工人有8000余人,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二,且年轻父母居多,寒暑假期子女托管需求突出。

  为提高服务质量,该托管营还配置班主任1名,负责学生管理和秩序、学业辅导、与家长沟通等。另外,通过“志愿山城”“创青春”等志愿者招募平台,还配置了4名大学生志愿者协助班主任工作。

  段美妍是该托管营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今年她已是第二次报名参加“假期公益托管营”志愿者活动了。她说,通过日常与青少年、家长的交流,不仅丰富了社会实践经历,还提升了社交能力,她的性格因此也变得外向了不少。

  “将气球吹得鼓鼓的,气球有可能会爆炸;缓缓地将气球的气放掉,气球就会恢复原样,就像我们的情绪一样……”在江北区港城小学,暑期“七彩小课堂”公益托管营内,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正在以气球为例,向青少年讲授情绪解码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是此次托管服务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提升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心理韧性、促进内心表达与探索等有着积极作用。

  托管服务远不止“看住孩子”,更致力于让他们快乐成长并有所收获。

  “七彩小课堂”作为共青团重庆市江北区委的假期公益托管服务品牌项目,已持续开展8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除心理健康教育外,该班在课程设置上,还围绕安全教育、文化传承、社交能力等方面,设置了许多有教育意义且青少年很感兴趣的课程。

  “通过系统性课程,我们希望青少年们能在这里实现安全有保障、文化有传承、社交有提升、心灵有成长。”“七彩小课堂”暑期托管营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托管营深受家长们欢迎,名额报满后仍有家长来询问,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容。

  “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参加假期托管营了,我感觉在这里度过假期比在家更好玩,在这里有很多有趣的课程,很吸引我。”9岁的杨沐西谈起“七彩小课堂”说。

  今年暑期,江北区“假期公益托管营”以“安全护航+文化浸润+社交赋能+心灵滋养”为核心理念,通过四大板块系统性服务,构建青少年暑期成长支持网络。

  据了解,江北区暑期“假期公益托管营”服务对象主要面向辖区双职工家庭青年子女,重点向困境青少年及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子女倾斜。开设点位31个,提供服务110余期,预计服务青少年1.5万余人次。

  下一步,团江北区委将持续深化“假期公益托管营”服务内容,进一步探索推动规范化、品牌化、专业化建设,有效整合资源,探索更多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服务,既“托”又“管”还“教”的方式,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暑期学习平台,努力将“假期公益托管营”办成青少年的温馨港湾。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