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普通的青年,没有超高学历,也没有高精尖技能,但他们凭着青春热血和卧听疾苦的“善良”,齐心发热,在不同的岗位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激励和温暖着身边的无数人。
3月6日,北方的春天乍暖还寒。一辆满载着纸尿裤、衣物、课外书等近3万元爱心物品的厢货车从山东省日照大学城出发,行驶90多公里来到位于莒县夏庄镇的启德培智学校。这已经是青年贾圣超、景双双、纪鹏3人创业团队到该校的第五次捐赠了。
启德培智学校校长丁天宝早已等候在门口。学校的孩子大都是智障、脑瘫、唐氏综合征等患者,送来的尿不湿等物品,都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同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校友,共同的价值追求让这4个跨越20年的师兄弟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而他们在不同年代书写的青春奋斗故事,同样温暖。
校长丁天宝2002年毕业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在一次针对残疾人教育开展的调研活动中,现场残疾学生家长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一串串无助的泪水,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从此,这个群体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牵挂。
从2007年开始,他辞去稳定的工作,着手创办这所民办培智学校。多年来,他带领团队老师潜心研究特殊教育群体孩子的特点,以“扶残助残,为家长分忧,为社会减负”为己任,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与一般的培智学校不同,这所学校通过儿童康复、特殊教育、“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和成年残疾人托养等,逐步为残疾人构建起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学校为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残疾人量身制定精准的康复教育计划,力争让每一位残疾人在这里得到最大程度的教育康复,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贾圣超,1999年出生,老家山东菏泽单县;景双双,2000年出生,老家河北邯郸;纪鹏,生于2001年,老家日照。2019年,3个原本陌生的男孩就读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商学系电子商务专业,成为同学。
电商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对于思维活跃又不惧吃苦的大学生尤具吸引力。基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该校一直倡导以真实项目为教学载体,学做结合,并免费为学生提供创业场所、设备,配备专业指导老师,鼓励学生们去闯去试。
曾因家境贫寒辍学打过工的贾圣超,来到学校后欣喜至极,很快利用学校的配备开起了网店。从一个网店开始摸索,在导师指导下,招募了10多个同学,组建团队一起干。纪鹏、景双双和贾圣超3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起初开网店卖帽子、围巾、手套等纺织品,结合日照特产卖海苔,还帮农户销售大蒜、蓝莓、花椒、樱桃等农产品。3人经常一起研究店铺运营、包装推广、客服技巧等实用技能,并一起学习电商发展最新动态。2021年3月在校期间,他们利用开网店赚到的钱,合伙注册了公司,2022年毕业后就直接留在日照当起了老板。
他们把经营方向定位在电商客服外包业务,随后以日照总部为基地,先后在4个城市开设了6个分公司,员工最多时300余人。为提高客服效率,从去年开始,他们自己组织团队研发AI客服,如今名为“千寻”的AI客服正在落地试用。
怀揣一颗善心一份责任,尽己所能,发光发热。青年学子们把老师的教导,化为了一生的行为指南。从每年捐几百元物品开始,到如今捐几万元物品,爱心路上从没停歇。他们每个人都在尽己所能,温暖他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01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