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5名青年乘警彻夜值守
青春护卫京渝客运大动脉

发稿时间:2025-02-21 09:2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在山城重庆与首都北京之间,有一趟夕发朝至的列车。每天16时28分,D96次动车组列车从重庆北站始发,次日10时37分抵达终点站北京西站;随后改为下行编号D95次列车于17时53分从北京返回重庆,其间串联起湖北、河南、河北三省的多座人口大市。

  这趟约18小时的夜间动车,满载乘客近千人,5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乘警彻夜值守,护卫这条京渝客运大动脉。

  每年节假日是乘警最忙的时候。1月22日1时,夜色如墨,D95次列车如一条银色的巨龙,飞驰在郑州至汉口区间。

  车厢内,30岁的乘警郑福友身着警服,如往常一样巡逻。突然,一名旅客焦急地跑来对郑福友喊道:“警察同志,帮帮我,我的结婚戒指不见了!”郑福友一边安抚,一边询问丢失的过程。杨女士前一晚20时左右,在厕所洗漱台洗手时,顺手将戒指取下放在一旁,直到5个小时后才想起,发现戒指早已不见踪迹。

  郑福友接警后立即发动列车工作人员,通过调取监控、排查走访周围旅客的方式,很快锁定了拾捡戒指的旅客,经劝导后其主动归还了戒指。拿回戒指的杨女士握住郑福友的双手说:“没想到能这么快找回来……如果戒指丢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和家里交代。”

  郑福友还处置过一次紧急事件。一名旅客在凌晨报告“车窗玻璃裂了”,郑福友赶到现场发现外侧玻璃出现裂痕,而此时列车时速达140多公里。如果内侧玻璃再破损,强大的气流将瞬间涌入车厢,后果不堪设想。

  郑福友迅速拿起对讲机,向上级汇报情况。列车临时停车排查隐患,郑福友协助随车机械师对破损玻璃进行检查加固,确定不影响行车安全、排除人为原因。列车再次启动。

  2024年1月10日,D96次列车首次鸣笛启程。开行之初,考虑到夜间运行时间长、可能面临各类治安问题,重庆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精心选拔5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执法水平高的青年乘警担当值乘任务。

  D96/5次列车开行至今,已累计发送旅客140余万人次。重庆客运段北京车队D96/5次列车长艾亿林介绍,D96次动卧列车满载乘客时含乘务人员共966名。运行一年多来,未发生一起因列车责任导致旅客受伤的事件、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各项工作名列全段前列。

  这对列车的乘警们累计处置纠纷、求助、治安等各类警情120余起,移交违法行为人24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7次,均成功化解,为旅客挽回财产损失10余万元,并实现了“零投诉、零刑案、零追责”。

  在2053公里的旅途中,D96/5次列车乘警处置惊险状况是少数,更多的是帮助有需要的旅客拎提行李、答疑解惑、指路送人。

  春运期间,他们加强巡逻频次,密切关注车厢内的动态。每到一节车厢,他们会仔细查看旅客的行李是否摆放妥当,提醒旅客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遇到独自出行的老人,他们会主动上前关心照顾,帮忙打水、拿行李;看到小朋友走失,他们会耐心询问情况,帮忙寻找家人。

  面对新时期列车执法环境的变化,结合夜间动车的特点,D96/5次列车乘警坚持“预防在前,打击在后”,建立“红岩·高铁调解室”,努力将旅客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9岁的周俞志来自湖北荆门,2018年入警。他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亲和力十足。2024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袭击湖北。D96次列车因恶劣天气临时停靠在汉口车站外,停靠长达10余个小时。车内890名旅客归心似箭,原本安静的车厢充满焦虑的情绪。再加上食物紧缺,旅客的情绪愈发烦躁。

  周俞志配合列车工作人员,拿着扩音器,在车厢里来回穿梭,耐心向旅客解释当时的情况,并请大家少安毋躁,有任何需求及时跟他沟通。

  这名人民警察虽然年轻,但当他一出现,喧噪的车厢立马安静了下来。周俞志知道,这是警服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自己只能以更认真负责地为人民服务为其增光添彩。

  列车开进汉口站后,周俞志顾不上休息,便开始协助乘务人员分发食物。他一趟趟地搬运物资,将食物送到每名旅客手中。尽管列车最终晚点19小时到达北京西站,但在乘警的值守下,列车内未发生治安案件,并维持了较好的乘车秩序,顺利护航890名乘客回家团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21日 03版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