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龚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为深入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促进“两江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两江更有为”,近日,重庆市两江新区出台《两江新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举措》,围绕青年在教育、就业、居住、生活、健康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推出21项工作举措。
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共享计划。聚焦新区建设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优质校+新校”集团办学、“优质校+薄弱校”共同体办学、“名校长+新校”教育家办学,实施教育评价、区管校聘、体教融合等改革。
实施青少年校外教育精培优创计划。依托社区“教学大联盟”,统筹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互助共联,形成“1+1+N”的队伍体系,构建团属校外教育阵地矩阵,打造创新性、标志性的示范项目和示范校点。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出台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管理制度。
实施青年人才引育计划。做优青年就业对接平台,开展“燕归巢”青年返乡就业线上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两江名企校园行”等活动,每年举办招聘活动150场次以上。打造青年人才服务载体,与100所专业设置和新区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的重点高校、职业院校合作,推行“才聚两江”引才品牌。
助力青年就创技能进阶。实施青年群体技能培训专项计划,完善见习基地目录和见习岗位动态发布制度,每年募集见习岗位6500个以上。依托新区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每年为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300个以上的免费创业工位。加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养,办好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赋能培训班。
实施青年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催化赋能计划。制定针对促进青年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积极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进高校企业对接活动,大力推行明月湖“金种子”项目路演等成果转化品牌,每年举办成果转化活动10场次以上。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丰富的创新资源,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转化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实施青年创业融资扶持强化计划。为青年提供便捷、高效的创业金融支持。在新区自主创业的青年,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可按规定给予个人30万元、企业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同时有关部门按贷款实际利率的50%给予贴息。
实施青年优居计划。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青年安居保障机制,逐步实现租购住房在公共服务上享受同等权利。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围绕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等九大场景创新,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融入青年元素。
实施新时代婚恋观倡导计划。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广泛传播“圆满和合”的婚姻观、家庭观,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开展集体婚礼、交友联谊等文明节俭的婚恋活动,每年服务青年不少于5000人次。组织家庭家教宣传展示、新人分享会等活动,在晒家风、讲家史中寻找婚姻家庭的幸福密码。
实施守护“她”权益计划。全面落实女性青年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引导企业和职工依法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严格审查女职工专项保护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等内容。
实施育幼“减负”计划。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完善儿童心理、情感、行为和安全自护等重点领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打造有新区特色的儿童公益服务品牌。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支持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建设。
实施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权益维护和保障计划。优化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措施。加强对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劳动权益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充分挖掘新产业和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岗位,每年创造灵活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
实施“普法净网”计划。完善保障未成年人权利法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应急救护知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同时将安全防范标准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其安全运行和抵御风险水平。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推动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治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计划。推进体教深度融合,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按要求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优良率、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核。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办好青年足球赛、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半程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建好一批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步道。
实施“守护青春”计划。深化实施“心·希望工程”,围绕“七个一”工作体系,探索打造一批具有新区辨识度的有形载体、有效抓手,推动新区“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业化发展。
建强用好团属阵地。加强青年创新创业促进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年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做好少年儿童分批入队、少先队员推优入团、共青团员推优入党工作。持续扩大共青团在“两企三新”领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增强“两企三新”领域青年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
开展“青春领航”行动。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建好融媒体矩阵,常态化宣传党的政策,激发青年爱党爱国的精神、创新创业的激情、成长成才的动力。
开展“青春建功”行动。依托各级团组织广泛组建“青年突击队”,鼓励青年立足岗位实际,在重点项目建设、“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冲锋在前。持续深化“河小青”等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品牌,每年组织不少于3000名青年志愿者踊跃投身大美两江建设生动实践。
实施青年“朋友圈”扩容计划。拓展新区青年交流交往范围,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青年对外友好交流活动。依托对外交流青年社会组织,探索打造国际青年社区,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新模式。
开展“青春工匠”培育行动。完善青年职业技能提升机制,高质量办好“两江匠才”等职业技能大赛,并对竞赛中表现优异的青年给予奖励和荣誉,激发青年立足岗位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培育一批“青春工匠”。
开展“青春公益”行动。支持和引导青年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好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贡献者和传播者。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节电节水等绿色生活方式,组织开展“厉行节俭 反对浪费”主题活动不少于5场次。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引导青年争当两江好网民,带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培养两江青年典型。积极选树宣传具有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的优秀青年。发挥青年榜样的价值导向和示范带动作用,每年举办榜样面对面、先进事迹宣讲等活动不少于6场次,覆盖青少年不少于1.5万人次,激励青年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