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走,稻田里上课去!”12月3日,苏州大学团委、师范学院的老师带领“惠寒”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一起走进苏州横泾街道的稻田里,组织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苏州大学师生在苏州横泾街道的稻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苏州大学团委供图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了解中国文化就要亲近这片土地,用心体悟感知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该校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陈国安在田间地头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思政微课。
“真切感受乡村振兴成果,方能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正确性有更深一层的感悟。”他勉励青年,“要锚定个人在民族复兴中的身份坐标,做好时代‘稻杆’上的一颗颗种子。”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师生们走向田野,在金色的稻田上挥舞镰刀,体悟水稻收割的全过程。他们将收获的水稻进行脱粒、碾米,并尝试用稻杆制作稻草人等手工艺品。师生们还体验了民族非遗“扎染”,在蓝白色彩的交织中,学习非遗知识,传承非遗技艺,制作专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
“惠寒”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经过一年的岗前培训,将在明年6月奔赴陕西、贵州、云南三地,本次“行走的思政课堂”深化了同学们对劳动精神的理解,对于他们的西部支教之旅有很大帮助。
苏州大学团委书记于潜驰表示:“此次活动将思政课搬到了田间地头,让青年在沉浸式、体验式的农耕劳动里感受着每一粒稻谷背后的辛勤与汗水,我们希望‘行走的思政课’赋能青年成长,让他们在劳动里受教育、长才干、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