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瓦房店华夏太阳谷学校全校学生徒步100公里“模拟长征”。受访者供图
辽宁瓦房店华夏太阳谷学校“模拟长征”,高年级学生抱着低年级学生过河。受访者供图
4天,翻山过河,徒步100公里,对于大多数一到六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人生“头一遭”的挑战。但仅从路途上看,这还不及当年红军长征的百分之一。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长征?在经历过这样一场漫长而艰难的跋涉之后,这600多名学生的心里,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不久前,辽宁省瓦房店市太阳谷华夏学校的全体学生迎来了一次特殊的军训——徒步100公里“模拟长征”。对于长征,很多学生既熟悉又陌生,长征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战役、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很少有人讲得清。“我们想通过这样一次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习长征,感受长征精神。”该校教师李成凡说。
既然是模拟,那就要“逼真”。学校教师团队在军训前进行了大量的研讨、准备、“踩点”工作,李成凡告诉记者,“我们首先确定了军训的7个篇章,选取红军长征中最有代表性的关键节点”,如体现军民鱼水情的“十送红军”、壮烈惨重的湘江战役、化被动为主动的“四渡赤水”、英勇无畏的“飞夺泸定桥”等。借助学校周边的山和水,团队分头“踩点”,寻找最能还原当时场景的地点。
方案和地点敲定后,学校为全校学生设计了红军长征专题学习,包括相关课程、书籍及影视作品,“理论学透,再去实践,前后持续1个月左右的时间。”李成凡说。
4月16日,一切准备停当。在“出征”路上,由200多名家长扮演的“于都人民”夹道相送,将一袋袋馒头交到孩子手中,如同“十送红军”中的情景。
从学校出发,徒步翻越6座山峰后,一处水库拦住“大军”去路。突然,炮声四起,硝烟弥漫,学生迅速投入战场,准备迎敌。这里便是预先安排的“湘江战役”战场,同样由家长扮演的“敌军”早已在此埋伏多时。
“为了营造战场上的紧张氛围,这些点位、战斗安排事先都没有通知学生。”李成凡说,“家长们用‘二踢脚’当迫击炮,用鞭炮当作枪,矿泉水瓶当手榴弹,还有模拟硝烟的烟雾弹,提前录好的背景音等,尽最大努力能多真实就多真实。”
学生每天的口粮只有馒头、榨菜,还要翻山越岭长途“行军”,应对各种突发“敌情”,对体能和意志力的考验可想而知。“后半程我们老师都累得快坚持不下去,更别提孩子了。”带队教师吴雪莱回忆,一位班主任老师年纪已经很大了,满脚都是血泡,腿也抽筋,捡个树枝当拐棍还在咬着牙往前走。
六年级学生高一飞杨曾几次累得想放弃,“但看见很多老师自己受伤了还在给大家鼓劲儿,一个人牵着三四个同学走,我就自己激励自己,虽然很煎熬,但好在坚持下来了。”她说。
同样来自六年级的龙梓阳告诉记者,走到最后体力早已到达极限,全靠着内心的一股信念。“我们军训的主题是‘我们都是预备役’,当年红军长征走了25000里,我们连他们的零头都不到,这要是还走不下来,何谈预备役。”
“部队里讲究传帮带,老战士带新战士,在徒步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自发产生了这种责任担当意识,大孩子照顾小孩子,遇到危险冲在前面。”李成凡说。
龙梓阳回忆,“四渡赤水”的时候正值傍晚,水很凉,高年级的学生就背着一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过河。为了第二天能有鞋穿,很多人都光着脚。
五年级学生张金博虽然身材娇小,但看见弟弟妹妹走不动了她都会上前推一把,帮着背行李、书包,“书包都挺沉的,当时想着自己多担当一些,让同学省一点力气。”她说。
高一飞杨对这场军训原本很排斥,“觉得为什么要走这么一趟,又没有什么用”,但到军训接近尾声时,她边走边流泪。“我们走的路吃的苦都是模拟出来的,已经几乎无法承受了,当年的红军比我们艰苦千倍万倍,没有办法想象他们的感受。”她说,“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舒适的环境里,如果不努力不奋斗,怎么对得起先辈们的付出?”
龙梓阳也有同样的感慨,“红军的体能已经透支到了极限,还能靠着一双草鞋奔袭240里,夺下泸定桥,有这样的信念和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当年红军心中的信念是救国救民,我们这一代的使命是强国富民,只要我们有一颗恒心,就没有不能实现的理想。”
4天时间里,不论面对如何艰难的处境,哪怕是年纪最小的孩子,也没有放弃,这正是长征精神带给学生们的无穷力量。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李成凡计划着,等到10月,再设计一期“2.0”版“模拟长征”,因为属于这些孩子们的“新长征”,永远在路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