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青春角色
大学在校生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

发稿时间:2024-03-27 09:2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24岁的回族学生马明明,就读于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四年级,求学路上曾获得多次助学金和奖学金支持。3月11日,他把最新获得的一笔2000元奖学金,“爱心传递”给了家乡由团石嘴山市惠农区委认定的身处困境的7名少年儿童。

  当天下午,马明明和团惠农区委干部一起走进位于育才路街道和河滨街道的两名困境小学生家中,送去了书包、文具、足球、舞蹈服等礼物,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放弃”。这些礼物都是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用马明明捐赠的2000元购买的。

  马明明捐赠的这笔善款,来自他今年1月初收到的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奖学金。3月4日,他以在线转账的方式,捐给了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的项目之一——“希望工程·点亮微心愿”。他说,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想借此机会将志愿服务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下去”。

  捐出这笔钱之前,他没跟其他人商量。转账成功后,他告诉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存博:“这是我代表青年志愿者群体、代表参加惠农区‘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青年大学生捐的。”

  2000元对于马明明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够他在学校生活两个月。马明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的一个农村家庭长大,2020年,他和弟弟跟着父母劳务移民搬迁到了地处宁北的石嘴山市惠农区生活。目前,他的父亲靠体力劳动赚钱养家,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弟弟在工厂谋生。

  上高中期间,每学期1000元的助学金支撑着马明明的伙食费、学习资料购置费等,直到2019年他被宁夏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2020年就读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专业后,他又获得了宁夏燕宝助学金和火箭军砺剑助学金的接续资助。

  “受过帮助,就要传递爱心”逐渐成了马明明为人处世的一个原则。到银川上大学后,每逢学校团组织举办志愿服务活动,只要和学习时间不冲突,他都会积极报名参加,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去福利院陪特殊青少年聊天、唱歌、打篮球、画画,看望退役老兵、听党史故事……参加这些活动的交通费、餐费等开支,他从生活费里挤。

  参与过多次青年志愿服务和爱心捐赠后,马明明对团组织有了更多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逐渐体会到,“人在年少时,遭遇物质或精神困境并不可怕,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在宁夏,近年来,像马明明这样利用个人奖学金和零花钱参加公益捐赠的学生越来越多。公益慈善并不是‘奢侈品’,而是人人可为、互相传递的‘日用品’。”王存博表示,宁夏青基会期待社会公众更多地参与到希望工程事业中,为青少年发展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27日 08 版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