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沈阳工业大学学子做城市“化妆师”

发稿时间:2023-08-04 11:0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近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110名同学,以问卷形式问需、问计于1700多名各领域青年,完成“青年人心目中的城市友好街区”调查。同学们根据调研数据及相关建议,完成青年友好街区LOGO设计38个、苏家屯区枫杨路友好街区设计18组、康平县大辽圣市友好街区设计18组,以及青年友好建筑单体设计70个。他们的这些设计将纳入沈阳市苏家屯区、康平县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规划之中。

  其中,以苏家屯区火车站为背景,通过简约体块组合所呈现的休闲城市雕塑是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孙颖学生团队的设计作品。作品由不规则体块及不同材质肌理组成,象征不同地方的年轻人凝聚在此,并散发各自的光芒。此作品还获得了“青年友好街区LOGO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奖。

  孙颖介绍,学校团委为大家搭建实践平台,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从项目调研到成果汇报,从理论学习到自主设计,能力得到提升,认识到参与城市建设的作用。

  “我看到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能够转化为城市建设的新元素,感到很欣慰,学生们用自己的笔点缀心仪的城市,用笔墨丹青做起了城市的化妆师。”沈阳工业大学副教授孟津竹说。

  在沈阳工业大学,越来越多的同学正在通过团委对接提供的实践平台,得到锻炼。

  康平县北三家子街道招商办的工作人员与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苏允海教授达成合作意向,其科研成果落地,近30名学生将会在近期参与该项目实施。

  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刘玮頔说,校团委对接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让自己在生产一线实践所学,发现问题,增长才干。

  学校团委积极同团康平县委调研了解该县的招商需求,通过校团委的对接,该县十几个基层团委书记来到沈阳工业大学座谈,最终促成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落地。

  沈阳工业大学团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团队展开深入调研,把脉问诊在校学生的需求。

  沈阳工业大学团委书记陈文波介绍,自今年4月份以来,校团委深入二级学院团委,各级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和同学当中,组织各类专项调研50余场,对学生的各种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调研发现,如何更好地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以便日后毕业更好地融入社会,是学生们较为集中的诉求。学生们普遍希望在校期间,学校能够拓展学生实践平台丰富学习实践方式内容。

  针对学生需求,学校团委整合社会资源,今年4月份以来已经先后对接了沈阳市浑南区政府、铁西区十四个社区、金谷产业园区等百余个实践平台或项目,通过校地联合和校企联合的方式,逐渐形成了让学生理论学习与区域发展相联动、专业积累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创新意识与科研成果转化相统一、三维一体的校外实践新模式,给更多的同学提供机会,打通了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陈文波表示,校团委将不断拓展校企、校地合作平台,不断丰富社会实践资源,让同学们真正能够在生产一线锤炼品格,应用所学增长见闻。

责任编辑:秦亮